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建行河南省分行:引裕農“活水” 潤鄉村沃土
2025-06-19 10:46:16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在河南,金融的脈搏正與鄉村振興的腳步同頻共振。近年來,建行河南省分行積極響應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以金融之力為筆,以鄉村振興為卷,揮毫潑墨,用金融“活水”滋養著廣袤的鄉村沃土,繪就一幅幅生機盎然的振興圖景。

  創新業態——構建“三農”服務新體系

  作為全國重要糧倉,河南肩負著“端穩中國飯碗”的重大使命。建行河南省分行緊跟戰略佈局,以“千萬工程”經驗為行動指南,因地制宜推出融資融智、平臺賦能等一系列務實舉措,為河南省各個縣域量身定制“一縣一策”的金融服務策略,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務的精準度與綜合水準。

  在組織架構革新上,該行精心打造五級貫通的鄉村振興服務隊伍,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服務網絡的無縫貫通。這張龐大而細密的服務網絡,就像一條條毛細血管,將金融服務的“血液”輸送到田間地頭、千家萬戶。

  目前,該行涉農貸款餘額1700億元,其中投向糧食安全領域的貸款餘額超過46億元。這些資金為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助力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在畜牧業發展方面,該行與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攜手共建河南省智慧畜牧大數據服務平臺,推出貼合行業需求的信貸産品,為畜牧業轉型升級保駕護航。在脫貧地區,2024年該行重點幫扶縣貸款增幅接近30%,有力鞏固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

  精準賦能——激活鄉村産業新動能

  “建行的‘酥梨貸’及時解決了我們育苗、採摘的資金難題,讓寧陵酥梨從‘甜果子’變成了‘金果子’!”6月16日,商丘市寧陵縣小梨妹果業公司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當地酥梨産業無數從業者的心聲,也展現了建行河南省分行金融服務對鄉村産業的強大賦能作用。

  該行以政府的農業規劃為指南針,深入田間地頭、生産加工車間,全面調研特色産業發展需求,創新打造了55個“豫農振興貸”特色種植業金融服務場景,從麥田到蘋果園再到酥梨基地,覆蓋眾多産業集群;聚焦生豬養殖等畜牧業,優化升級“豫農惠養殖”産品。截至5月底,該行裕農貸款餘額超140億元,較2024年增幅達164%。這份亮眼的數據背後,是當地鄉村産業項目的蓬勃發展。

  依託強大的金融科技優勢,該行採用“龍頭企業+”模式,為涉農産業鏈提供定制化、全鏈條金融服務。從原材料採購到生産加工,再到市場銷售,該行加大對肉類加工、農批市場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推動鄉村産業上下游協同發展,讓鄉村産業發展更具活力與韌性。

  科技賦能——打造鄉村服務新格局

  “以前繳社保、充話費都得跑到鎮上,現在不出村就能辦,太方便了!”社旗縣陌陂鎮梁橋村村民的話語中滿是欣喜,這背後離不開建行河南省分行精心構建的“裕農通”線下助農網絡。2024年,該行將服務網點延伸至鄉村,在村委會、鄉村超市等人員聚集場所設立1.36萬個“裕農通”服務點,累計服務鄉村客戶664萬戶,辦理民生交易346萬筆,惠及495萬家農戶,實現了金融服務不出村。

  在線上服務領域,“裕農通”App成為鄉村線上服務的平臺,集成金融服務、智慧村務、生活繳費等多項功能,不僅是村民辦理金融業務的便捷窗口,更是申請“裕農快貸”的重要入口。目前,該行在河南省已有136萬個註冊用戶,手機搖身一變成為新農具,數據化作新農資,數字金融在鄉村落地生根,為鄉村生活帶來全新變革。

  擔當責任——展現金融為民新作為

  自2018年年底啟動“金智惠民”工程以來,建行在全國累計開展現場培訓7.8萬期,惠及683萬人次,為鄉村振興培育了大批高素質人才。2025年5月,建行河南省分行舉辦金融服務“三農”主題培訓,匯聚政府、企業、專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為農業強省建設出謀劃策,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該行積極拓展服務邊界,通過“建行生活”構建豐富多元的民生消費生態,滿足鄉村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以“勞動者港灣+”為載體,傳遞金融溫度,為戶外勞動者、鄉村居民提供休息、飲水、充電等暖心服務;持續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升鄉村居民金融素養,守好大家的“錢袋子”。(文 楊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