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集聚蜜雪冰城總部旗艦店打卡消費。 河南日報記者 王延輝 攝
6月28日,鄭東萬象城開業。 河南日報記者 王延輝 攝
5月22日,顧客在胖東來時代廣場珠寶銷售區購物。 呂超峰 丁國民 攝
提起河南,你會想到什麼?厚重文化、中原糧倉、交通樞紐……這是河南,也不全是河南。
如今,在中國波瀾壯闊的商業發展大潮中,一簇簇新枝蔓發,以胖東來、蜜雪冰城、泡泡瑪特、鍋圈食匯、巴奴等為代表的消費領域現象級企業從中原大地奪目而出,為河南注入全新的“潮”標簽。
潮起中原,萬象煥新。河南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吹響了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號角。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河南踏上了新的商業進化之路。
這是商業迭代、消費升級的中原新故事。
“新”在哪?
中原大地,創新“地火”奔涌,催生一朵朵“商業之花”。
6月28日,融合“盒子MALL+開放式街區”的鄭東萬象城開業了,以“城市首店+旗艦引領”模式助力消費生活,鄭州向東畫出了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新坐標”。
鄭州商圈,一路向東。鄭東萬象城、新田360廣場、海匯港、匯藝銀河裏等商業綜合體呈集聚之勢;蜜雪冰城總部旗艦店成熱門打卡地,創下單日60萬杯飲品的銷售紀錄;胖東來鄭州首店、山姆會員店、鄭州版“太古裏”弘坊項目也在加緊建設中……
河南在全國率先建成了“米”字形高鐵網,鄭州東站是中國高鐵站中連接城市方向最多的高鐵站,5小時高鐵旅程可直達123個城市,日均客流量超30萬人次。變交通流量、交通樞紐為消費留量、消費樞紐,今年以來,鄭州東站片區的商業故事不斷翻新,數公里半徑內,一道商業奇觀悄然綻放。
從鄭州東站東廣場出發,步行10分鐘,便能看見蜜雪冰城總部旗艦店呆萌可愛的“雪王”“雪妹”CP形象。在醒目的“飛天雪王”門頭下,蜜雪冰城的網紅單品冰淇淋,以每個2.5元的親民價格亮相。年輕消費者們排隊搶購芭樂冰淇淋、綠豆冰淇淋、葡萄大聖代等熱銷産品,排隊半小時吃一口冰淇淋成為消費常態。
16歲的新疆姑娘魯雯琪中招考試後出門旅遊,特意把中轉行程安排在鄭州,留出一天時間打卡。排隊半小時後,她手拿兩個口味的冰淇淋,開心地説:“吃的不是冰淇淋,是快樂。”
隨著蜜雪冰城港股市值攀升和香飄海外,其上下兩層的特色總部旗艦店也在蛻變。一樓集中呈現特色飲品與甜品,二樓主題空間不斷擴容,陳列“雪王”手辦、IP周邊等文創産品,“1元起”小零食、不倒翁、積木盲袋等平價商品,主打快樂消費帶來情緒價值。
環顧四週,蜜雪冰城、幸運咖、鮮啤福鹿家、福鹿家便利店等品牌扎堆。蜜雪集團以“奶茶+咖啡屋”的多層次消費“引力場”,形成獨特商業集群,堪稱“10元以下”的“快樂消費窩”“城市微社交場”。
在鄭州乃至河南,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從鄭州孕育起步的泡泡瑪特,其旗下潮玩産品火爆全球;深耕河南28年的丹尼斯百貨以大衛城單店破百億元業績領跑本土零售業;牧原、雙匯、三全、思念、好想你、白象食品、衛龍辣條、大張實業等實力企業擁抱“年輕態”……
一個個商業地標映照河南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多面發展。
與蜜雪冰城總部旗艦店門前的排隊盛況相似,每天上午9時,位於許昌市的胖東來天使城準時迎來天南海北的消費人群。有人驅車上千公里,只為一次胖東來的購物體驗。
深諳“場景即消費”“商場即景點”“潮玩即文化”的發展邏輯,鄭州商圈不再一枝獨秀。二七商圈、花園路商圈、高鐵東站商圈以及北龍湖金融島鄭州銀泰inPARK、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創意園、磨街文創園、阜民裏等特色商業街區穿珠成鏈,成為年輕人消費的新磁場。
“鄭州商業生態從單極擴張轉向全域共生,從以二七商圈為核心的‘一極多中心’模式,逐漸向‘多圈鼎立’演變。”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分析道。
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新消費品牌在變革與創新中崛起,重新定義和重塑著河南商業版圖、商業形象,傳統農業大省正在蝶變為消費高地。
為啥是河南?
有人總結,蜜雪冰城代表平民消費,胖東來代表品質消費,泡泡瑪特代表精神消費,三個看似毫無關聯的消費品牌和典型業態,正以河南為原點,重構中國新消費的格局。
“為什麼是河南?”越來越多的人不禁這樣追問。
每次去胖東來,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史璞恍惚有種穿越感。作為中原商戰的見證者和研究者,他愈發深刻體會到,胖東來所做的,與20世紀90年代以亞細亞商場為代表的商企所推出的極致服務和消費體驗有異曲同工之妙,回歸商業的服務本質和本位。
“中原商戰”作為中國現代商業發展的奠基石,點燃了商業的啟蒙之火,也深刻塑造了商業發展的底層邏輯——商業競爭不僅是貨架的博弈,更是服務、體驗與心理的全方位較量。
“從本質上講,胖東來、蜜雪冰城等能成為現象級品牌,正是當年亞細亞商業理念在新時代的迭代升級與實踐典範。”河南商界資深人士、鄭州杉杉奧特萊斯二七店總經理張建直言。
木之盛在有根,水之長在有源。“一些現象級零售品牌的崛起,絕非偶然,時代總是獎勵有韌勁兒的企業和企業家。”張建認為,多年來,河南商人堅持長期主義,精準定位、務實重幹,專注于埋頭打磨産品、服務和質價比,致力於為消費者創造極致的價值體驗,這一商業信條已成為豫商的文化基因。
“除了商業精神的傳承,這些經濟新現象出現,有賴於河南擁有完備的産業鏈,農業、食品加工業和物流業共同加持,建立起強大供應鏈與渠道掌控力、成本控制力。”宋向清説,河南農業、製造業的産業基礎,為新消費品牌提供了支撐,比如為蜜雪冰城等品牌的原材料供應和産品生産提供保障,而電商、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則進一步完善了新消費品牌的産業配套。
當農業大省的供應鏈優勢與新消費浪潮碰撞,傳統與現代的化學反應催生著獨特的商業生態。觀察河南新消費品牌,有一個顯著共性:用工業化思維、差異化産品服務做消費升級。
實踐也在反復證明,最成功的商業,往往始於對人們真實內心需求的深刻洞察和真誠回應。
“河南的嬗變揭示了一個真相——地域商業的崛起從來不是靠流量造勢,而是對本土資源稟賦的深度挖掘與時代機遇的精準把握。當越來越多的品牌逐漸成為全球消費符號時,這片土地正在證明:最‘土’的底色,也能長出最‘潮’的商業文明。”商業觀察者予白深有感觸地説。
當經濟發展進入更加務實的週期,在一個個標杆豫企以堅韌之姿“穿越週期”的示範帶動下,河南消費産業蓬勃向上的時機已然到來。
還有什麼可能?
一個個“國民級消費IP”出圈長紅,彰顯著河南消費企業的韌性與進化能力,也印證著河南消費的現象級並非曇花一現。
“河南企業的優勢在於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具備極強的學習能力,這正是應對不確定性的關鍵。”正如知名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所言,當消費市場從功能消費轉向情感消費,當文化與商業深度融合,這片土地的潛力不僅在於“三頭象”的閃耀,更在於“象群效應”所催生的無限可能。
——數據彰顯態勢。
河南消費真正支棱起來了。在商業創新和政策賦能下,2024年河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597億元,同比增長6.1%;今年1—5月份,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20.14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鄭州市完成2763億元。
不久前,鄭州和新鄉入選了全國首批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鄭州市錨定建設商貿物流強市目標,加快打造具有“中華經典、世界品牌、時代時尚”特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的商業和消費圖景正在鋪展。
——底氣愈發增強。
“新消費時代,河南涌現的知名消費品牌及集群現象,在全國對各自所在行業起到標杆引領、模式創新和價值重塑作用,引人注目。”河南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周健認為,這是河南民生産業和地域商業文化厚積薄發的結果,風口來了,産業價值自然顯現,擋也擋不住,未來將有更多河南品牌走向世界。
像蜜雪冰城、胖東來、泡泡瑪特、鍋圈食匯這樣的消費品牌和流量密碼,僅僅是河南龐大消費産業生態的“冰山一角”。在周健看來,真正的力量,其實潛藏于水面之下——那些支撐起“鍋巴泡蜜胖”們縱橫市場的生産基地、中央廚房、衛星工廠、高效物流與數字化供應鏈網絡,真正構成了河南消費産業難以撼動的深層根基,這才是河南真正的底氣。
實際上,新消費的崛起正在反哺河南的産業結構,構建起“設計—生産—銷售—服務”的完整商業閉環。
——進化從未停歇。
商業新物種在涌現。鮮風生活、華豫百佳、姐弟倆、淘小胖、折扣牛、巡物社等“後浪們”,以靈活業態攪動市場格局。
首店經濟應勢勃興。今年以來,董明珠健康家鄭州中原店6月5日開業,宇樹智慧河南“首店”7月1日在丹尼斯大衛城迎賓;鄭州銀泰inPARK吸引了61家品牌的河南首店入駐;數十余家品牌的華中首店以及河南首店匯聚鄭東萬象城;積極籌備開業的亳都·新象以超30%的首進品牌豐富消費市場供給。
“可隆、迪桑特、凱樂石中原奧萊獨家旗艦店將於今年下半年開業。”這幾天,鄭州杉杉奧萊中牟店總經理陳雲飛接到喜訊,一年銷售額超6000萬元的品牌計劃入駐。她認為,隨著河南消費品牌集體崛起,本土品牌“走出去”與知名品牌“引進來”相互交融,有助於提升高端消費品牌的豐富度、國際一線品牌的集聚層級、本土品牌的國際化影響力,形成雙向奔赴的消費景觀。
“‘豫’就是一人牽一頭象的形象。能吃苦、重厚道、敢打拼、勇爭先的豫商在搏擊商海中會牽出一頭頭‘象’、一條條‘龍’、一隻只‘獨角獸’。”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彭俊傑堅定地説。
河南,是商文化的發源地,商人、商品、商業,自古在中原大地上交融並走向繁榮興盛。
商朝開國君主湯在《盤銘》上刻有一句“座右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站在發展新起點上,回望甲骨文中那個三角頂承同立的“商”字,于歷史深處汲取奮進新時代的智慧力量,河南奮力譜寫屬於自己的“商頌”。(記者 張建新 王延輝 齊亞瓊 康亞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