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封丘縣人民法院員額法官馬靜以法治副校長的身份走進新鄉市金瀚學校,為該校高中部的師生講授了一堂精彩的法治教育課。
本次法治教育課充分考慮了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內容涵蓋國防、防欺淩、反詐三個部分,豐富且詳實。課程旨在通過國防法治教育築牢高中生的精神之魂,以防欺淩法治教育夯實他們的品德根基,以反詐法治教育構建起堅實的安全護盾,在高中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播下三重法治的種子,通過精準普法,為青少年扣好“法治安全扣”,讓法治精神如春風化雨般浸潤青少年的心田,為他們的青春成長撐起一片清朗、安全的天空。
封丘縣法院員額法官馬靜為學生講授法治知識 攝影 何歌
國防法治教育——提高國防素養 傳承家國擔當
馬靜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為切入點,緊密結合當下國際安全形勢,深入解讀了國防建設的法律內涵及其在新時代的重要意義。
她詳細闡釋了“全民國防教育日”的設立背景以及公民國防義務等相關法律條款,著重強調了“國不可一日無防,防不可一日無法”這一邏輯的深邃性。 同時,馬靜解讀了《兵役法》中針對青年學生國防責任的規定,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法治是國防的基石,青年是國防的未來”。
此外,馬靜還結合真實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學生防規範網絡言行、守護軍事機密,牢固樹立“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法治觀念。
她寄語同學們要心繫國防、熱愛國防,始終做一名堅定的愛國者和奮鬥者,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優秀青年。
防欺淩法治教育——預防校園欺淩 共建和諧校園
馬靜圍繞校園欺淩的概念、常見表現形式以及校園欺淩對受害者身心造成的危害這三個方面展開講解。同時,她選取了近年來法院審理的與校園欺淩相關的真實典型案例進行“以案釋法”。
這些發生在同齡人身邊的鮮活案例,生動揭示了欺淩行為的法律邊界與沉重代價,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在其心中牢固樹立起敬畏法律、尊重他人的紅線意識。
此外,馬靜還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了在遭遇或目睹校園欺淩時的有效應對方法,包括如何尋求幫助、如何有效保留證據以及如何向老師、家長報告或公安機關報警等。
她鼓勵同學們不要做冷漠的旁觀者,要勇敢發聲,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他人,共同營造安全、友善的校園環境。
反詐法治教育——防範於心 反詐於心
馬靜聚焦學生群體易遭受侵害的遊戲交易類、明星粉絲類、助學金類、刷單兼職類、AI換臉類等五類高發詐騙場景,進行精準講解。“詐騙分子正利用青少年社會經驗匱乏、網絡依賴度高的特點設置陷阱。”馬靜結合《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警示學生嚴格遵守“不輕信、不轉賬、不透露”的原則。
同時,馬靜結合真實案例“以案釋法”。該案例講述了一名高中生為賺取零花錢,出售銀行卡被用於轉移詐騙資金,最終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判刑。“你以為的‘無本買賣’,實則是淪為犯罪幫兇!”馬靜剖析《刑法》中關於幫信罪的構成要件,強調“不出租出售兩卡、不幫解封異常賬號、不點擊不明連結”這三大底線,引發全場學生的深刻思考。
三課連講,法潤青春。本次法治進校園活動,通過國防“信念課”、防欺淩“自護課”、反詐“警示課”,構築起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三維法治屏障。
課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法官所講授的國防、防欺淩以及反詐知識讓他們收穫頗豐。這些知識不僅強化了他們的法律意識,還讓他們學會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自己。(文 郭文濤 司想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