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飛天俑 攝影 仝瑞勤
國際在線河南消息(記者 仝瑞勤):7月12日,由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西遊記——唐代陶瓷中的絲路文明》展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幕。百餘件唐代陶器、瓷器將帶領觀眾重返大唐絲路的輝煌歷史,感受東西方文明交流發展的繁榮歲月。
《西遊記——唐代陶瓷中的絲路文明》展開幕 攝影 仝瑞勤
兩千多年前,隨著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的開通,西方文明沿著絲路逐漸東傳,而絲綢、茶葉、瓷器等“中國造”也源源不斷運往亞歐各地,中西方文明在藝術、思想等方面相互碰撞、影響,誕生了一批批絲路文化交融的藝術結晶。
黃釉彩繪駝及牽駝俑 攝影 仝瑞勤
本次展覽以唐代陶瓷為載體,通過“沙漠之舟”“西域奇談”“胡風唐韻”三大篇章,全方位展現了唐代陶瓷中蘊含的豐富絲路文明元素,為當代觀眾了解絲路文明提供了重要窗口。
“沙漠之舟”篇章部分展品 攝影 仝瑞勤
在“沙漠之舟”篇章,觀眾可以看到不同形態的駱駝俑及牽駝俑。這些駱駝俑不僅展示了駱駝作為“沙漠之舟”的重要地位,還生動再現了絲路商隊穿越大漠的壯觀場景,體現了古代商旅的艱辛與勇氣。
遊客拍照打卡 攝影 仝瑞勤
“西域奇談”則聚焦于各類宗教經絲路傳入中原並與本土文化融合的過程,其中“天神降魔像”“彩繪天王俑”“僧人俑”等展品生動再現了當時佛教藝術的獨特魅力。“胡風唐韻”篇章通過胡人俑、異域器物及文學意象等,展現了絲路上的多元文化與傳奇故事。展覽中的胡人俑形象生動,展現了粟特人的生活風貌和文化特色。
形象生動的人俑 攝影 仝瑞勤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陶瓷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的絲綢之路上,一件件蘊含豐富中國文化元素的陶瓷傑作,伴隨著駝鈴跨越千山萬水,描繪出中外文明互鑒與融通的生動畫卷。
紅陶彩繪胡人騎駝俑 攝影 仝瑞勤
“中華文化堅持‘和而不同’理念,承認文明多樣性、包容文明異質性,讓不同文明互相借鑒、和諧共處,這在當今世界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館長何飛談及策劃此次展覽的初衷時表示,流通于絲路的陶瓷器就是當時一種非常生動的媒介,器物的造型、紋飾、技法,可以讓不同國家的民眾相互了解各自的風土人情、科技水準和精神信仰,同時在相互學習借鑒和交流中共同進步。
不同形態的駱駝俑 攝影 仝瑞勤
古代中國與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了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誕生了輝煌燦爛的絲路文明。此次展覽的舉辦,不僅是對絲路文明的展示,更是對絲路精神的禮讚。
三彩噬腿獸 攝影 仝瑞勤
“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絲綢之路不僅是商貿通道,更是友好往來、相互學習、共同發展之路。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開放與包容的絲路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何飛表示,此次展覽通過展示唐代陶瓷中的絲路文明,帶觀眾深刻感受古代絲綢之路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方面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同時彰顯出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作為社會課堂“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使命擔當。
遊客在現場參觀遊覽 攝影 仝瑞勤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年底,期間還將舉辦一系列學術講座、文化體驗活動等,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絲路文明的魅力。廣大觀眾可進館參觀,通過陶瓷器物重溫輝煌燦爛的絲路文明,開啟一場觸摸千年絲路文化之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