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新一代純電城間車在歐洲出圈 宇通客車為何能馳騁全球
2025-07-14 09:22:48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新一代純電城間車在歐洲出圈 宇通客車為何能馳騁全球

  7月4日,一則來自歐洲的消息讓中國智造再次成為焦點——宇通新一代純電城間車IC12E順利穿越德國、丹麥、瑞典、挪威四國,完成全球首次純電城間車長途全路況測試。

  全程1272公里的嚴苛挑戰,不僅驗證了車輛在複雜路況下的續航、補能和動力性能,更讓意大利Adnkronos、西班牙Europa Press等國際媒體紛紛讚嘆:“中國新能源客車正在重新定義行業標準。”

  據了解,這並非宇通客車第一次在歐洲“出圈”,早在此前,在挪威希爾克內斯-33℃的冰雪公路上,宇通U12就以1.56kWh/km的能耗馳騁北極圈。此外,在沙特60℃以上地表炙烤中,宇通U12以每公里僅0.74千瓦時的超低能耗實現113公里續航;在澳大利亞沿海,宇通C12E滿電狀態下555公里的續航紀錄重新定義了電動客車的可能性。

  “從-40℃到60℃,我們的電池管理系統能自動調節工作狀態。”宇通新能源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説,這樣的創新源於持續的投入。宇通每年將超過5%的營收投入研發,相當於每賣出20輛客車就有一輛的收益反哺創新。

  截至2024年年底,宇通已建立7個國家級、14個省級科研創新平臺,設立了客車專用的試驗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擁有3000多人的研發團隊,獲得國家、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42項,有效專利及軟體著作權2371件,參與完成國家、行業、地方及團體標準制定317項,為推動新能源客車技術革新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正加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宇通卓越的實力在市場得到了充分驗證。

  作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大、中型客車企業,宇通客車已累計出口超11萬輛,市場覆蓋美洲、非洲、亞洲、歐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宇通以10426輛的累計銷量穩居榜首,市場份額高達30.94%。

  亞洲市場一直是宇通的“優勢戰場”。今年5月以來,宇通已交付沙特165輛定制化公交車;近期,宇通還將交付土庫曼斯坦700輛、吉爾吉斯斯坦57輛客車訂單,助力當地交通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宇通客車已先後獲得世界客車聯盟頒發的“年度BAAV最佳客車製造商”“Busworld Award設計獎和生態獎”以及“德國紅點獎”等多項大獎,並通過了國際汽車行業品質管理體系IATF16949認證;入選“2024年中國出海品牌100強指數”榜單,成為客車領域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亮眼的成績背後,是宇通對技術創新和本土化服務的深耕細作。這輛來自河南的宇通客車,也逐漸成為“中國方案”走向全球的縮影。

  宇通客車哈薩克斯坦國家經理苗原表示:“宇通採用多元化策略拓展全球市場,為每個國家量身定制了獨特的解決方案。在歐洲市場,宇通産品設計注重滿足節能減排和低碳化的要求;在非洲市場,宇通産品的環境適應性著重提升;在中亞和獨聯體地區,除了當地環境條件,宇通還針對各國相關法規進行了細節設計。”

  在哈薩克斯坦,7700輛宇通客車每天穿行在哈薩克斯坦的城鄉之間,8家服務站構成的服務網絡,可實現200公里內24小時、全境48小時的服務響應;針對極寒氣候研發的電池保溫系統,讓車輛在-40℃仍能正常啟動,確保了車輛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運行。

  2021年宇通客車在哈薩克斯坦投産的KD工廠(QazTehna工廠),將這種本土化推向新高度。這座年産2000輛客車的工廠,不僅實現了焊接、涂裝、總裝全流程本地化,更帶動了5000個就業崗位。

  在宇通展廳裏,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KD工廠被顯著標注——這些海外基地不僅是産能的延伸,更是中國標準的輸出窗口。

  宇通新能源研究院相關負責人指著實時監控平臺説,每一個實時跳動的數據光點都代表著一輛宇通客車在世界各地的某個角落奔跑,它們已連接成一個龐大的全球交通網絡,而這個匯集了全球11萬輛客車運行數據的系統,正在為下一代産品的研發提供寶貴參考。

  暮色中的宇通鄭州生産基地,又一批新車亮起車燈。這些即將駛向全球的中國智造産品,承載的不僅是乘客,更是一個製造業大國的創新夢想。

  車輪滾滾向前,中國客車的全球故事,正在書寫新的篇章。(記者 楊淩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亞坤 河南日報通訊員 林婷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