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培養高技能人才 助力製造業強省建設
2025-07-18 12:23: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晴責編:蔣碩

  國際在線河南消息(記者 仝瑞勤):7月16日,“技能照亮前程 豫見精彩未來”——2025年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題宣傳活動媒體採訪團走進中鐵裝備、中國一拖等生産車間,實地探訪技能如何賦能河南製造業向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感受持續積聚的技工人才“勢能”。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大省,擁有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培養高技能人才,加快形成符合新質生産力發展需求的優質人才是推動製造業升級的重要一環。2024年,河南聚焦重點産業鏈發展需求,累計培養技能人才17.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佔比達86.9%,實現技能人才隊伍規模與品質雙提升。

  在位於鄭州經開區的中鐵裝備高端製造産業園,開挖直徑15.7米、整機長度約113米、重4000多噸、由2萬多個零部件組成的盾構機“巴蘭加魯號”,正在被加速組裝。

  該盾構機是中鐵裝備“走出去”的眾多産品之一。近年來,中鐵裝備精準匹配全球客戶需求,對産品進行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的技術升級,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目前各類型隧道掘進機産品已出口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

河南:培養高技能人才 助力製造業強省建設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18102244

“00後”焊接高級工孟江華接受採訪 攝影 仝瑞勤

  “大國重器”熱銷海外,離不開技能人才的支撐。“00後”焊接高級工孟江華就是其中一員。在車間一線焊接中,這位“00後”手握焊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用心焊好每一道焊縫。而將“敢於突破”與“執著于細節”融為一體的工匠精神,推動他的焊接合格率從95%穩步攀升至98%,並向100%的終極目標不斷靠近。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技能成才的道路上不能偷懶,要勤學苦練、用心多練。”孟江華介紹説,“一次性焊縫合格率100%”一直是他的價值追求。2021年,他獲得“嘉克杯”國際焊接大賽個人一等獎,緊接著又在2022年獲評“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

  同樣是焊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技能帶頭人張浩,則是在船舶領域從事有色金屬焊接、工藝開發及工程化應用研究。

  通過多年潛心鑽研、苦練技能,他成為行業工匠、技能專家,開創及優化了多項高效精密焊接技術,填補多領域技術空白,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央企青年崗位能手、中原技能大師等榮譽稱號。

  2018年,張浩成立了個人工作室,以“創新工藝技術+提升實操技能”為目的,先後解決了鈦合金焊接領域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在新工藝的開發和轉化應用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肩負了高水準焊接技能人才培養的重任。

  “想要做好做優焊接工作,我覺得責任心很重要,再一個就是要有工匠精神,做事不能説做到差不多,必須要做到極致、要做精。焊接的每一條焊縫,不僅僅是要達到質檢標準,更要能成為自己滿意的藝術品。”張浩説,對待每一條焊縫始終都要有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和責任心。

  在該研究所,像張浩一樣的技能人才,還有賀智濤、邊傳新等等。據介紹,在該所4700多名員工中,技能人才有2200余人。大量的技能人才,讓技術創新水到渠成,目前該所又發展起特種裝備、鈦合金材料、橡塑複合材料、防腐與水處理等多個高新産業。

  在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大拖公司總裝車間,整齊流暢的生産線,精密複雜的機械設備,工人們或操作機器、或手工組裝,每個人專注投入的工作狀態,都讓人感受到現代化工業生産的魅力。

視頻製作:仝瑞勤

  其中,一位女性檢查工頭戴安全帽、手持檢測工具,總是穿梭在轟鳴機器間,眼神專注而堅定。她就是張景梅,堅守崗位20多年,從車床操作工到品質檢測員,逐漸成長為優秀的“河洛工匠”。

  別看在機加車間,張景梅是出了名的技術能手,可測量室圖紙上密密麻麻的符號、測量儀器操作介面閃爍著的陌生代碼也曾讓她感到“無從下手”。“當時也沒辦法啊,只有勤學多研究多請教,有了理論知識還不行,還得去實踐。”張景梅説,如果想把一門技術掌握好,只要有堅持學習的態度,用心鑽研,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去學去幹,一定能學好。

  為了做到“品質零誤差”,張景梅還定了“三不放過”原則:看不懂的尺寸不放過、測不準的公差不放過、説不清的測量原理不放過。

  正是在這種嚴以律己的工作態度下,張景梅的工作品質和效率越來越高。2016年,她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23年,她牽頭創建“張景梅河洛工匠工作室”。

  目前,中國一拖擁有一線技能人員5858人,其中,持有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佔比達77%。公司大中型拖拉機、收穫機械、機具等農機裝備産品及多個製造項目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慧製造示範項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