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臨近中午12點,72歲的程奶奶坐在信陽市浉河區老城街道辦事處義陽社區食堂裏,面前的餐盤中盛著兩葷一素。
食堂裏,方桌旁幾乎坐滿了人,不少老人或三三兩兩圍坐、或靜靜品嘗著佳肴。飯菜的熱氣間,氛圍也熱絡了起來,大家説著天氣、論著菜價、分享著生活中的瑣碎溫暖。
“下樓幾步路,花幾塊錢,這熱乎飯可算解了咱老街坊的大難題!”家住老城街道勝利南路的張大爺放下碗筷,向社區食堂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據了解,針對高齡、孤寡、空巢老人“吃飯難”問題,老城街道依託轄區餐飲店在勝利南路和義陽社區新增2個社區食堂,同步設立環宇、中山、濱河軒3個老年助餐點,讓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品嘗到幸福滋味。
“我們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通過與養老服務公司簽訂助餐協議,由專業團隊提供配餐服務,讓‘舌尖上的關懷’有了真保障。”老城街道宣傳委員李均祥笑道,助餐點日均服務老年人近百人次,老人們如今不僅能吃到葷素搭配的熱乎飯,還能享受專屬用餐優惠。
“社區事,無小事。大夥兒盼安全充電,我們就加速鋪開充電樁;鄰居們想開窗見藍天,咱就抓實油煙凈化。”看著就餐群眾的笑靨,李均祥補充道,該街道在推進“暖心飯”的同時,不斷回應著居民對便利和宜居的新期待:主動對接,為7個小區安裝充電樁,目前人防五號院、櫻桃園小區已投入使用;組建分隊,對轄區263家餐飲門店開展全覆蓋油煙檢查,均規範安裝並使用油煙凈化器,守護了居民的“開窗自由”……
據悉,浉河區始終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紮實推進群眾關切的民生實事落地見效,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拓展,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實事辦得好不好,群眾笑臉是尺規。”老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尚孟娟表示,該街道將持續聚焦群眾需求,把“民生清單”變成“幸福帳單”,以精細化治理提升群眾獲得感,讓基層治理的根基在持續為民服務中扎得更深、更牢。(文 徐銘 冷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