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記者從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赴歐洲的數字化採集團隊已于7日下午返回安陽。隨隊回來的還有來自法國和德國的542片甲骨高精度數字檔案。這是繼去年完成7片韓國所藏甲骨數字化採集之後,該實驗室團隊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此次採集由實驗室主任劉永革帶隊。在法國期間,團隊走訪了賽努奇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吉美博物館及法蘭西學院漢學研究所4家文博機構。其中,前三家機構的42片甲骨採用瑞士進口全自動設備,通過RTI(反射變換成像)技術完成高保真數字化採集,完整記錄了甲骨形制、紋理與刻辭細節;法蘭西學院漢學研究所則直接提供了15片甲骨的完整數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者郅曉娜借助實驗室新添置的設備,依託其在德國柏林民族學博物館的訪問學者項目,於今年6月和7月,對館藏的485片甲骨完成了全新的數據採集工作,這些數據也一併帶回了國內。
“採集過程中,我們發現兩片甲骨因長期風化分裂為4片,經與博物館協商後,對碎片進行了專業拼接,再對完整甲骨進行數據採集。”劉永革表示,繼去年韓國採集後再次遇到甲骨分裂、脫落情況,更讓大家深刻認識到數字化保護的緊迫性。目前,該實驗室團隊正對此次採集的原始數據進行整理加工,構建甲骨全信息模型,並將上傳至“殷契文淵”甲骨文AI協同平臺,供全球研究者與愛好者共享。
“我們還與瑞士、瑞典、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協商推進甲骨數字化採集工作,將更好地保護文物數據。”談及未來規劃,劉永革如是説。實驗室已在著手準備舉辦展覽展示活動,讓這一批海外數字甲骨儘快與公眾見面。(記者 李林 楊之甜 通訊員 張俊軍 劉斐)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