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産線上的盾構設備。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7月30日,伴隨著刀盤緩緩轉動,整機長度約113米、開挖直徑15.7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巴蘭加魯號”在河南鄭州順利下線。
這臺由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精心打造的“巨無霸”,是今年4月下線的中國出口海外最大直徑盾構機“帕蒂加朗號”的“胞妹”。它們擁有相同的“體格”和“技能”,共同服務於澳大利亞悉尼西部港灣項目建設。
盾構機,被譽為“工程機械之王”,是一個國家地下施工裝備製造水準的重要標誌。從公路到地鐵,從水利到礦山,都需要盾構機械出場,穿透大山、鑽入江海。
中鐵裝備是中國掘進機産業的開拓者,他們自零起步,從追趕到並跑,再到部分領跑,産銷量連續八年世界第一,産品出口新加坡、阿聯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國産盾構的本領現在到底有多強?
“以前,盾構機只能打直線,水準掘進。現在中國製造的盾構機不僅能垂直雙向挖,斜向雙向挖,還能開挖彎洞,向多維度掘進。”中鐵裝備副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賀飛説。
2022年,中鐵裝備研發了全球首臺大直徑會“爬陡坡”的TBM(全斷面硬岩隧道掘進機)“永寧號”。工程師們從爬山虎的生長中得到啟發,為它裝上了8條“腿”16隻“腳”,這不僅讓“永寧號”成功爬上39度的斜坡,還取得了月掘進332米、單日最高進尺22.75米的佳績。
“坡度每上升一度,從施工安全性到零部件設計都是極大考驗。”賀飛説。
員工在生産線上忙碌。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2021年至今,中鐵裝備從最小轉彎半徑僅30米的全球首臺超小轉彎半徑TBM“文登號”成功破局開始,再到“洛寧號”“撫寧號”等一系列“會拐彎”的TBM成功應用,創新成果已在全國近40個重大抽蓄工程中實現應用。
針對水利、水電、礦山、城市綜合管廊、停車庫等多種應用場景,他們研發的盾構機械不僅可以多方向開挖,還能開挖出圓形、方形、馬蹄形、橢圓形等不同截面。
2020年,中鐵裝備的世界首臺礦用小轉彎TBM“貴能1號”首秀貴州聚鑫煤礦,便創下月均進尺超400米的紀錄,是傳統掘進速度的3至5倍,破解了煤礦生産“採掘失衡”之痛。中鐵裝備的一大批掘進設備還成功應用於江銅銀珠山鉛鋅礦、西鞍山鐵礦、山東萊州瑞海金礦等礦山,為國家建設擔起了“開路先鋒”的重任。
從海拔4000多米雪域高原的山體穿隧,到渤海之濱的海下開挖,中鐵裝備正在向更高、更深掘進。
總裝完成的盾構設備。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2023年5月,世界首臺綠色盾構機“中鐵1237號”在中鐵裝備下線,它搭載了智慧系統,可自主實現掘進效率和能源消耗的最佳匹配。
“在掘進的過程中不破壞環境,掘進參數與當下的地質相匹配,類似于汽車的無級變速,實現綠色節能。”據賀飛介紹,這臺設備用於意大利西西裏島高速鐵路隧道建設,代表著國際市場對中國綠色盾構的認可。
“如果把産品的智慧化、綠色化比作飛機的兩翼,創新便是機體,共同支撐方能行穩致遠。”中鐵裝備總工程師賈連輝表示,下一步,中鐵裝備將在更大掘進直徑、更快掘進速度、更深掘進深度和更複雜工況上持續發力,推動盾構機研發向智慧化、綠色化邁進。(慎志遠、王玉興、程明輝、肖懿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