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開封杞縣:花生邂逅非遺 鏈起産業致富路
2025-09-05 15:33:43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9月2日,在開封杞縣陽堌鎮6萬畝連綿的花生田裏,小面積早熟花生已率先進入采收期。孟寨村花生田間,村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將一株株飽滿的花生從土中拔出、歸攏。據了解,2025年該鎮花生長勢良好,預計還有15天進入大面積采收期,豐收在望。

開封杞縣:花生邂逅非遺 鏈起産業致富路_fororder_圖片5

陽堌鎮一望無際的花生田 攝影 李寧

  近年來,陽堌鎮依託全鎮土壤適宜、優種高産的6萬多畝耕地,種植出油率高的花生品種,構建了從田間到餐桌再到文化的堅實産業鏈。當地將年産值數十億的花生産業與縣級非遺繩編技藝創造性結合,讓尋常的花生煥發出別樣的文化光彩。從田間豐收的“金果子”到巧手編織的“金花生”,一條融合産業根基與文化靈魂的致富鏈正在徐徐展開。

開封杞縣:花生邂逅非遺 鏈起産業致富路_fororder_圖片6

工人在花生加工線上忙碌 攝影 李寧

  陽堌的花生産業根基深厚,廣袤的種植面積為産業提供了源頭活水,全鎮32家花生收購企業年交易量達40萬噸、交易額34億元,業務覆蓋直徑達300公里。每到收購旺季,2000余臺運輸車輛往來穿梭,200余人在鎮內務工,116家餐飲服務場所生意紅火。該鎮花生産業園核心區有龍頭企業6家,年深加工花生産品4.5萬噸,其中世紀春、佰全農貿兩家企業生産的花生米不僅賣到全國,更出口到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陽堌鎮黨委書記鄭巍説:“我們依託花生大市場,不僅要做好種植和深加工,更要深挖花生的文化內涵,實現延鏈、補鏈、強鏈,讓一粒花生承載更多可能。”

  這一“強鏈”的關鍵落點,在於文化創意與非遺傳承的賦能。陽堌鎮積極發掘並支持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湛六繩編”。在鎮黨委的鼓勵下,代表性傳承人劉學允、吳姍姍夫婦聚焦家鄉的特産花生這一“金色名片”,精心製作了一系列富有鄉土氣息的繩編作品。匠人們運用湛六繩編“結、繞、纏、編、抽”的精湛技藝,選用金、銀等色澤絲線,巧妙搭配南紅、珍珠、玉石等配飾,創作出形態逼真、寓意豐收與吉祥的“金花生”“銀花生”等繩編挂件。這些作品小巧玲瓏、精緻典雅,完美融合了傳統技藝的韻味與現代審美需求。

開封杞縣:花生邂逅非遺 鏈起産業致富路_fororder_圖片7

繩編花生 攝影 吳姍姍

  這些凝聚匠心的繩編花生,成為陽堌鎮對外交流的“文化使者”與“金色名片”。“以最具陽堌特色的花生為原型,融入本地非遺技藝,‘金花生’‘銀花生’作為禮品極具文化辨識度和紀念意義,能夠讓收到者直觀感受到陽堌的産業特色與文化底蘊。通過禮品這一情感紐帶,極大地提升了‘陽堌花生’區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傳播力。”鄭巍説。

  展望未來,鄭巍説:“從花生種植基地到交易加工中心,我們築牢了産業根基。如今,通過非遺傳承人巧手編織的‘金花生’‘銀花生’,我們在文化價值層面實現了花生産業的新飛躍。這不僅是産業的延鏈、補鏈、強鏈,更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靈魂。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動花生産業向專業化、集約化、數字化轉型,同時大力支持非遺傳承創新,讓這些承載陽堌故事與祝福的‘金名片’,借助四海賓朋傳播得更廣更遠,講述陽堌鎮産業興旺、文化繁榮的新篇章。”(文 呂要軍 劉慧敏 劉啟旸)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