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禮物生態系列品牌“功夫鄭州”衍生文創“功夫江壺”。

洛陽禮物“小唐馬”盲盒。

洛陽禮物鑲嵌綠松石銅牌飾系列文創。

洛陽有禮洛陽博物館西出口店。本版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中原福塔文創體驗中心裏的茶飲區。

赴一座城市旅遊,你會選擇帶什麼禮物回家?
如果因此而犯難,“一城一品”的特色城市禮物,正成為一種理想答案。
在河南的機場、高鐵站、文博場館等交通樞紐和文旅場所,精心打造的城市禮物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不僅是文旅加速融合、産業升級的體現,也是建設城市品牌、重塑城市印象的深刻實踐。
2024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産業營業收入規模超19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顯示出文化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在此背景下,城市禮物早已超越旅遊商品本身,轉向對地方文化的創新表達。
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禮”是傳情達意的媒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加強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
當“禮”與“城”相遇,一件城市禮物,承載著一座城的記憶,也書寫著新的城市故事。如何讓一份城市禮物,講好新時代的河南故事?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一件禮物,叩開城市之門
9月19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的平頂山禮物館內,臨上飛機前,來自新疆的遊客小凡精心挑選了店內的汝瓷文創“吉祥三聖”, 作為此次河南之行的紀念。
“汝瓷清麗典雅,彰顯著汝州乃至河南的人文氣質,這款城市禮物賣得格外好。”平頂山禮物館工作人員劉巍琦説,文旅融合趨勢下,遊客不僅要看風景,更要感受文化。相較于城市伴手禮,別具一格的城市禮物,更能滿足遊客“帶走一座城記憶”的情感需求。
劉巍琦口中的“城市伴手禮”和“城市禮物”,二者隔著城市品牌戰略的考量。城市伴手禮往往品類零散,缺乏統一品牌體系,重在“紀念”和“便攜”;城市禮物則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強調品牌化、IP化、系列化,往往由地方政府或國企平臺牽頭,聯合專業運營團隊,從城市文化中提取核心元素,進行創意轉化和産業化開發,形成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消費品牌。
中國旅遊協會副會長、山東大學旅遊産業研究院院長王德剛認為,城市禮物作為旅遊目的地最具標誌性的旅遊商品,完美融合了“城市”與“禮物”兩個概念。這一載體不僅承載了地方文化的精髓,更成為傳播與交流地方文化的重要橋梁。
當城市禮物走向更多遊客,既讓鮮明的城市文化“走出去”,也讓消費、産業、就業同步“留下來”,激發了城市內生活力。
據《2025中國城市禮物發展白皮書》顯示,截至2025年4月,全國城市禮物品牌總量已達1037個,覆蓋省、市、縣三級行政單元。這種快速普及的發展態勢,標誌著城市禮物已從零散的地方特産,升級為系統化的産業形態。
“太幸運了,開到了我最想要的白色小馬!”龍門石窟景區西北服務區遊客中心“洛陽有禮”龍門古街店,來自山西的遊客何慧搶到了剛補貨的“小唐馬”盲盒。
這款結合洛陽三彩工藝打造的“小唐馬”盲盒一經推出,在小紅書上被各大博主種草推介,廣受年輕人追捧。
一系列城市禮物憑藉創新設計和獨特的文化元素,在市場上獲得口碑,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洛陽禮物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4年洛陽禮物銷售額超3000萬元。
放眼全國,多省市在城市禮物上早已謀篇佈局。北京禮物自2011年創辦以來,已形成完善的品牌運營體系,使城市禮物轉化為文旅消費的精準流量入口;深圳手信2024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成為首個“10億級”城市禮物品牌;武漢禮物“蒜鳥”抓住熱點背後的情感價值和社會傳播屬性,每天銷量過萬件,成為武漢禮物最受歡迎的文創産品。
城市禮物早已不僅是旅遊商品本身,更成為城市綜合發展的新引擎。河南是文化資源富礦,如何用一件禮物,叩開城市之門,深刻考驗著城市文化軟實力。
從“量”到“質”的河南實踐
2016年,“老家河南”系列商標正式註冊,隨著系列品牌活動在全國各地大力推廣,河南結合各地特色推出第一批文創産品。各地也開啟了探索,但都集中于食品、手工藝品等傳統品類,如新鄭大棗、洛陽唐三彩。
“2020年前,河南的城市禮物尚未真正建立品牌化和體系化。2020年後,河南進入文創IP生態期,各地接連推出城市禮物,不僅體現城市特色文化內涵,同時與各行各業相結合,通過文創賦能地方産業發展。”河南省文化産業協會副會長兼文創中心執行主任、河南華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興説。
如何快速打開新局面?河南通過確立品牌、搭建平臺、制定扶持政策等措施,為城市禮物的成長構建科學、有序的生態,推動城市禮物實現從“量”到“質”的跨越。
確立品牌是強化城市IP的前提。2024年2月,安陽禮物文創品牌在殷墟景區正式發佈,品牌由安陽官方打造,安陽市文旅集團開發運營。品牌標識以甲骨文“安”字為設計靈感,吸收了青銅器文化元素,整體形似禮物包裝盒,直觀體現出品牌屬性。
“發佈城市禮物品牌,本質是把城市文化精神註冊成‘商品商標’,讓政府、企業、遊客三方對城市IP的想像有了統一坐標。”安陽市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説,文創品牌的發佈,將進一步豐富安陽文旅業態,拉動文旅消費市場。
搭建平臺是規範運營的保障。走進鄭州禮物阜民裏品牌形象文創店,不少遊客正挑選伴手禮。天地之中茶具、“功夫江壺”、方中山胡辣湯……頗具地域特色的鄭州禮物格外受外地遊客歡迎。
“這是鄭州禮物的首店,禮物範圍涵蓋鄭州特色工藝美術品、老字號産品、非遺産品、知名品牌産品、旅遊景區紀念品等,每一件都是精挑細選的‘鄭州風格’,以前需要各處購買的,這裡可以一站式買齊。”店內工作人員介紹。
此前,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發佈公告,面向全國公開徵集鄭州禮物,徵集對象涵蓋全國文化旅遊企業、文博場館、文創團隊及個人。首批鄭州禮物共21件産品入選,均充分體現鄭州人文特色與地域特點。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原則運營,因市場和企業更具有靈活性,評選出來的産品更能緊跟時代,融入大眾生活。”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解釋。
河南多地的城市禮物,如安陽禮物、開封禮物、南陽禮物,大多遵循這一主體原則。政府搭臺,完成制定標準和準入體系、徵集運營商和品牌授權等工作。
扶持政策為城市禮物注入動能。在河南,不少機場、高鐵站、文博場館等地,開設城市禮物門店或自動售賣機,既增加了産品曝光,也成為展示當地文旅的一扇窗口。按照洛陽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洛陽成立洛陽市文化旅遊創意産品協會,截至目前累計吸納會員達70余家,以協會的形式對企業進行行業標準建立、形象打造等幫扶。
從“量”到“質”的躍遷,河南城市禮物多元協同機制的實踐,為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注入活力。
從“賣産品”到“賣體驗”
隨著文旅融合不斷深入,文化消費已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消費者對城市禮物的期待,不再只是實物産品,而是更渴望沉浸式、互動性綜合體驗,城市禮物從“一城一特色”過渡到“一館一特色”。
7月,為配合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開館,洛陽禮物為該館量身打造了漢魏“顯眼包”文創擺件、漢魏“招財貓”冰箱貼等第一批産品,共80餘款;在洛陽禮物應天門北廣場旗艦店裏,來杯國潮茶飲,體驗漢服粧造,遊客一秒“穿越”回盛唐。
精準捕捉社會情緒、主題鮮明的洛陽禮物,讓遊客直呼“逛了好幾家店,品類豐富且都有差異,讓人只想買買買”。
“洛陽禮物以文博場館及熱門景區為核心打造品牌旗艦店,全城遍佈16家門店。但更注意在原創産品開發設計、文化元素抓取中不斷打磨創作,形成‘一館一特色’的主題。同時以開放共創形式,進行用戶畫像分析,不斷豐富洛陽禮物的産品體系,優化服務體驗,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洛陽禮物産品研發部門負責人詹利朋説。
城市禮物所在的空間也通過場景化,不斷賦能城市更新,重塑用戶體驗。
中原福塔文創體驗中心裏,打卡遊客絡繹不絕。以“福文化”為魂,輔以“喜文化”特色,隨處可見的紅色裝飾元素,古典又時尚。不止于“賣禮物”,這裡成為1400萬鄭州人打造集“展、售、品、遊”于一體的城市文化會客廳。
自2011年對外開放觀光以來,中原福塔一直是鄭州的城市地標之一。隨著文旅産業的發展,原有的業態對遊客吸引力逐漸下降,如何構建文創産業生態、重構消費場景成了亟待解決的命題。
經過市場調研,品牌方與河南華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過引入“大文創”思路,共同建設中原福塔文創體驗中心。通過孵化福塔專屬文創IP、建設“福TA文創”品牌、調整功能分區、引入多元業態等,盤活了城市地標。
改造後的空間一步一景,茶飲區與文創展陳區視覺通透、流線交融,還特別規劃了非遺手工體驗區,不定期邀請非遺傳承人駐店表演、舉辦文化講座與手作體驗活動。中原福塔相關負責人説:“通過空間場景化、服務體驗化與産業融合化,城市禮物正從靜態的文化載體,升級為動態的文化體驗入口。”
然而,産業快速發展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在城市禮物研發上,同質化現象嚴重,多數産品仍停留在“地標圖案+日用品”的淺層開發階段,消費者難以形成情感共鳴與記憶點。
産業鏈斷層問題突出。設計環節的創意構想與製造端的工藝實現、運營端的市場推廣存在脫節,大量優質設計因缺乏規模化生産能力、市場化運營策略無法落地,形成“好創意難變現”的行業痛點。
“構建城市禮物‘長紅’路徑,需從系統性創新入手,推動産業從單點突破向生態化發展轉型。IP生態化運營是核心策略,標準化體系建設是産業規範化的基礎,還需推動文創産品策劃、設計、生産、運營全流程的國家標準落地,利用數字化深度賦能為消費體驗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加速實現從單一商品交易向沉浸式文化體驗的轉變。”梁興説。(記者 溫小娟 張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