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與歐洲雙向奔赴——中國(河南)—歐洲經貿合作交流會觀察
2025-09-29 11:11:39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河南與歐洲雙向奔赴(2025第十五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 投聚中原 洽在此時)——中國(河南)—歐洲經貿合作交流會觀察

  9月27日,隨著《中國(河南)嵩山與歐盟喀爾巴阡山區域城市友好合作意向書》的簽署,中國(河南)—歐洲經貿合作交流會取得關鍵務實成果。會上,雙方圍繞物流通道、産業對接與創新平臺展開深度對話,共繪合作新藍圖。

  亮眼的數據,為豫歐的雙向奔赴寫下生動注腳。今年前8個月,河南外貿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5500億元,其中對歐盟進出口達735.6億元、同比增長27.9%,彰顯出雙方強勁的合作活力。與此同時,盧森堡SolarCleano光伏清掃機器人研發生産總部基地項目落地鄭州,這也是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引領下首個落地國內的製造業項目。

  空中往來,航線網絡織得更密、更實。目前,鄭盧貨運航線已覆蓋歐美亞三大洲24個國家200多個城市;盧森堡貨航在鄭州累計貨運量超過120萬噸,推動鄭州機場年貨運量突破80萬噸大關;鄭州—盧森堡客運航線成功開通。豫盧雖遠隔萬里,卻因一條空中通道,將彼此的市場轉化為共同機遇,發展互為助力。

  “鄭州與歐洲的距離,已由‘天涯’變‘咫尺’。”鄭州市委主要負責人道出了豫歐關係的深刻變遷。而這份“咫尺之近”,正不斷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隨著合作意向書的簽署,河南與歐洲的合作空間將進一步拓展,雙方聯動也將邁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

  “兩山”攜手,行至何方?

  鄭州與歐盟喀爾巴阡山區域産業鏈、供應鏈高度契合,合作前景廣闊。喀爾巴阡山區域涵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區域合作組織之一,波蘭的蘋果、蜂蜜,匈牙利的葡萄酒,羅馬尼亞的奶製品,與鄭州的現代食品、冷鏈物流産業需求高度匹配。河南與歐盟喀爾巴阡山區域的合作,將形成精彩的“産業共振”。

  波蘭喀爾巴阡山區域合作委員會主席達維德·萊謝克直言:“這一協議將覆蓋旅遊、文化、商業、科學及農業等領域,期待與所有夥伴攜手並進,充分挖掘中歐合作的巨大潛力。”

  通道賦能,豫歐共贏路徑清晰。交流會上,河南企業亮出實力——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海外業務3年複合增長率超50%,為德國大眾、波蘭科研機構送去“河南算力”,讓歐洲企業的研發效率再提速;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在2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實施了65個工程、項目,加快搭建豫企出海聯盟和平臺,帶領更多豫企“抱團闖世界”。

  這場雙向奔赴的背後,還離不開國際物流“鋼鐵動脈”的強力支撐。“目前河南中歐班列已開行超1.6萬列,構建起‘8個出入境口岸+25條境外直達線路’的國際物流網絡,覆蓋歐亞大陸40多個國家140多座城市。”中豫國際港務集團副總師陳晗説,鼎立中原、連接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成功構建,讓“陸上絲綢之路”越跑越快、越跑越寬。

  除了企業與物流的“硬支撐”,國際組織與高校的“智力賦能”,更讓豫歐合作有了深度與溫度。聯合國工發組織投資技術促進辦公室和機構夥伴關係司司長舒駱玫直言,該組織願做“橋梁”,協助河南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共享機遇,雙向奔赴未來可期。會場內外,鄭州的産業實力、市場潛力與開放姿態是熱門話題。

  鄭州擁有六大千億級産業集群,2024年地區生産總值超1.45萬億元,是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消費市場。近年來,鄭州以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吸引了198家世界500強落戶,其中超50家來自歐洲,“近者悅、遠者來”的集聚效應加速顯現。

  未來的合作路徑,因此次盛會而愈發明晰。與會代表一致認為,以升級的物流通道為紐帶,以“兩山”合作意向書為新起點,豫歐雙方在産業、科技、文旅等關鍵領域的合作,將向著更深層次、更廣範圍紮實推進。(記者 康亞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