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晨光熹微,信陽市商城縣鄢崗鎮肖寨村的茭白基地已熱鬧起來。數十名村民在齊腰深的水田裏,熟練地收割茭白,手起刀落間,白嫩的茭白便被整齊碼進竹筐;田埂上,另一群村民則忙著剝殼,青綠外殼褪去,約20釐米長的茭白莖稈顯露,白皙肥嫩,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
“單季茭白畝産2000多斤,雙季茭白春夏季能達4000多斤。眼下行情正好,帶殼的發往江浙滬,一斤能賣3元左右,去殼後能賣到4元。”種植大戶肖百全笑著算起收益賬。
茭白又稱水筍,素有“水中人參”美譽。它不僅口感脆嫩,且營養優勢突出。更關鍵的是,茭白當年種植、當年收穫,生長週期短、見效快,是經濟效益亮眼的農作物。
近年來,肖寨村依託優質水源與肥沃土壤,將茭白種植列為特色産業重點培育。這裡産出的茭白因色澤潔白、嫩莖肥大、口感清甜,在市場上頗受歡迎,采收後經分揀打包,可直供周邊城市大型批發市場。
茭白産業不僅讓種植戶受益,更給村民帶來家門口的務工機會。“每年採摘季來基地幹半個月,每天能賺百十塊錢,還能照顧家裏。”農戶肖青山説。該村環保主任雷靜補充:“通過土地流轉,村民每畝地每年可獲400元流轉費;基地還提供大量務工崗位,全村依託茭白産業,已帶動周邊群眾人均年增收超2萬元。”
今年,肖寨村茭白種植面積800余畝,預計總産量可達300萬斤。村裏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30余戶村民參與種植。而冷鏈物流設施的建成投用,更為下一步打造“肖寨茭白”品牌、推動産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産業興,百姓富。近年來,商城縣充分挖掘産業資源優勢,把發展特色産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以“一米兩茶一菜一花一草絲瓜絡”産業佈局為重點,因地制宜同步推進“一村一品”建設,形成南部林藥茶、中部豬羊鴨、北部糧果蝦的差異化産業佈局。
目前,全縣已發展油茶16.5萬畝、茶葉21.5萬畝、優質稻米50萬畝,打造了鄢崗鎮“三産融合”等特色産業板塊,有效帶動農民增收;此外,通過招商引資、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盤活利用閒置的荒山、荒田,發展特色種養和鄉村旅遊,讓荒山變金山、荒田變良田,繪就了一幅産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文 洪蘭 楊一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