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信陽淮濱:為青春披上法治“鎧甲” 向欺淩與詐騙説“不”
2025-10-23 16:59:54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近日,信陽市淮濱縣中等職業學校的同學們迎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普法課。河南省淮濱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杜遠銀與刑事審判庭庭長江法團一行走進校園,以“防欺淩、防網絡詐騙”為主題,為同學們帶來一場既“接地氣”又“入腦入心”的法治宣講。

  “你是否被同學起侮辱性綽號、故意孤立排擠?這些都可能構成校園欺淩!”宣講現場,法院幹警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用一個個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真實案例,配上通俗的講解和生動的視頻,層層剖析校園欺淩的具體表現、産生原因、可能造成的心理傷害及法律後果。

  同學們聽得專注,不時點頭、記錄。“以前覺得只有動手打架才算欺淩,今天才明白,語言暴力、關係排擠同樣傷人,甚至可能違法。”一名學生在課後分享道。

  免費領皮膚?”刷單輕鬆賺錢?”“好友突然借錢?”……針對學生群體易遭遇的電信網絡詐騙陷阱,幹警們專門設置反詐專題課堂,結合“遊戲裝備交易詐騙”“刷單返利詐騙”“冒充熟人借錢”等高發騙局,一步步拆穿詐騙套路。

  “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多核實——記住這‘三不一多’,就能避開大多數詐騙陷阱!”幹警一邊講解,一邊與同學們互動問答,現場氣氛熱烈。課程還通過情景案例,引導大家辨別哪些行為可能涉及違法,比如出借銀行卡、幫助取現等,切實提升同學們對法律風險的感知力和免疫力。

  “法律從來不是冰冷的條文。它既是約束行為的‘戒尺’,更是保護自我的‘鎧甲’。希望同學們今後能夠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遇到不法侵害時,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大家要積極傳播法律知識,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遵守法律,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法治的校園環境。”杜遠銀講道。

  淮濱縣法院將持續深化“法治副校長”機制,推進“送法進校園”系列活動走向常態化、精準化、生動化。未來,更多形式新穎、內容貼地的普法活動將走進校園,以法治之光照亮青春成長之路,為平安校園築起堅實防線。(文 任有為 洪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