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信陽市浉河區,田間地頭透著豐收的忙碌。身懷絕技的“田秀才”手把手教農戶修剪枝葉,回歸故土的創業者俯身打理挂滿枝頭的碩果……一批批活躍在鄉村一線的“新農人”,正是浉河區以人才陣地建設為抓手、為廣袤鄉村注入人才動能的生動縮影。
“回到家鄉,就是想為鄉親們做點兒實實在在的事。”董家河鎮樓畈村黨支部書記張玉宏道出了許多回歸人才的心聲。這位村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回村組建了一支包含村“兩委”成員、黨員、村民代表、外出黨員幹部、成功人士、大學生代表等共96人的人才志願者服務團隊,積極投身於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産業發展的第一線。
在浉河,像這樣以黨建為引領集聚人才的場景,正從“點上開花”走向“面上結果”。優秀人才紮根基層,“頭雁效應”持續釋放,帶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提升”。
“我區加強對人才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對全區各層次、各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種植養殖能手、能工巧匠等人才進行詳細登記造冊,分別建立拔尖人才信息庫、鄉土人才信息庫、高素質農民信息庫。”浉河區委組織部人才室主任蔡蕾介紹説,該區從外出創業成功人士、鄉土人才、鄉賢能人等各類優秀人才中積極選聘“名譽村長”202人,將350余名各領域優秀人才發展為黨員,並培養選拔優秀青年人才、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為村黨組織書記,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
“看著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我覺得所有的選擇都值了。”在董家河鎮陳灣村,辭去穩定工作、攜妻返鄉的“兵支書”曾慶輝,帶領村民發展以露營基地、農家樂、民宿為一體的孔雀島文旅産業。這一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帶來近26萬元收益,有效解決了500人次群眾務工和增收的問題。
為進一步吸引優秀人才“回流”,浉河區明確鄉土人才工作站聯繫人才、服務人才的定位,堅持“聚焦鄉土人才、突出實用技能、服務農村農民”的工作思路,建立領導幹部全員引才責任制,建立完善區鄉村三級幹部聯繫服務優秀人才制度,把工作站打造為“連心橋”。據統計,該區各級共召開人才座談會60余場,聯繫服務人才1200余人次;通過深入開展“我為人才辦件事”活動,幫助解決企業、人才難題290余件。
人才“引得來”,更要“育得強”。浉河區健全鄉土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區委組織部牽頭抓總,人社、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協調配合,鄉土人才工作站具體實施的三級聯動實用人才培養工作運行機制。該區完善按需培訓制度,根據培訓具體需求和部門職責分工,採取“派單”的方式交辦給承辦單位,選派行業技術專家或技術能手下鄉送教,對鄉土人才進行無償的技術培訓。
“專家們的現場指導,讓我們的種植信心更足了。”在十三里橋鄉學堂崗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葉調成笑著説。依託鄉土人才工作站,該村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和博士服務團等高層次團隊開展技術講座、現場指導,推動草莓種植戶科學擴大生産規模,展現了“人才+産業+平臺”新模式的蓬勃生機。
“依託‘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村播計劃’、‘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等,我們聚焦主導産業和急需行業等開展重點培訓,通過建立校(院)地(企)培育模式,引導高校院所等科技人才通過科研、實習鍛鍊等方式深入田間地頭、專業合作社等鄉村振興重點發展領域開展服務,著力形成‘培育一批人、帶動一個産業、輻射農村一大片’的集群發展效應。”蔡蕾説。
2025年以來,浉河區已完成各類技能培訓1191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466人;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2期,培育高素質農民222人;開展鄉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1期,培育致富帶富能力強的鄉村振興帶頭人190人。
“如今,在茶産業、文旅産業、種植業、水産業等領域,一大批鄉村人才脫穎而出,在帶強産業發展、帶領技藝傳承、帶動群眾致富方面發揮‘引擎’作用。”蔡蕾信心滿滿地説,結合各鄉村主導産業發展特點和實際,浉河區正以基層人才陣地建設為抓手,逐步形成點面結合、示範引領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平臺集聚人才、集聚智慧、集聚資源作用,著力集聚一批高校資源、産業資源、人才資源集聚鄉村振興一線,推動人才服務基層有溫度更有力度。(文 徐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