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記者手記:晚播晚種,會影響“中原糧倉”明年夏收嗎?
2025-11-19 09:20:54來源:新華網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新華社鄭州11月18日電 記者手記:晚播晚種,會影響“中原糧倉”明年夏收嗎?

  新華社記者翟濯

  豫東大地,晨霧尚濃。在位於河南省週口市鄲城縣的週口國家農高區2.6萬畝種植示範區內,幾臺重型拖拉機一大早便開足了馬力。鏵犁攪動下,這片希望的田野上不斷涌起一層層土浪。

  初冬已至,受秋收連陰雨天氣影響,河南多地今年秋種整體較往年晚了一個月左右。晚播晚種,會影響“中原糧倉”明年夏收嗎?

  這幾天,隨著秋種工作不斷加緊,週口國家農高區管委會副主任梁輝幾乎每天都在地頭待著。面對記者的提問,他笑著擺擺手:“不礙事,現在還是農曆九月,沒錯過農時。”

記者手記:晚播晚種,會影響“中原糧倉”明年夏收嗎?

河南週口國家農高區土地深耕深松現場。(徐松 攝)

  農高區的土地,有些凹凸不平,有些則細碎如麵粉。梁輝解釋:“我們對耕地層重新進行了整理,一方面有利於土壤散墑,另一方面也可以搗碎已經板結的部分,讓小麥的根系扎得更深。”

  “一塊好地,是小麥豐收的基礎。”梁輝介紹,農高區的土地深翻率達80%以上,深度超過25釐米。深翻後經適度晾曬,依次進行驅動耙、旋耕作業,可以確保整地達到“深、松、細、勻、平、實”標準,為播種創造良好條件。

  交談間,當地種糧大戶王雷騎著電動車趕了過來。王雷在這片示範區承包了近1400畝土地,最近,電動車成了他工作的必需品——拖拉機在前邊犁著地,他就在後面騎車跟著,為的是看看還有哪些土塊沒有搗碎。

  人勤地不懶。今年秋收,王雷的地裏雖然也有部分積水,但他沒事就往地裏鑽,看見有水就自己拿著鐵锨挖溝排水。在王雷的悉心照料下,今年他種的玉米畝均産量超過1200斤。

記者手記:晚播晚種,會影響“中原糧倉”明年夏收嗎?

種植大戶使用精播機在試驗田播種冬小麥。(徐松 攝)

  “這地不賴,來年肯定有好收成。”王雷一邊彎腰抓起一把土在手裏捻了捻,一邊笑著告訴記者,“今年農高區還特地為我們提供了農機整地服務,降低了我們種地的成本。”

  好地更要配好種。今年秋種,農高區大部分農戶採用了周麥36、鄭麥1860等品種。“這些種子經過多年檢驗,生長期短、耐受性強,適合晚播。”鄲城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專家袁文先説。

  小麥的生長週期好比一場長跑。“晚‘起步’沒關係,關鍵在於是否採取科學的管理措施。”袁文先説。為此,農高區特地增加了每畝地種子的播種密度,從之前的每畝30至35斤,提升至40至45斤。同時,建議農戶儘量使用有機肥、菌肥取代複合肥,未來出苗後增施葉面肥,促進小麥生長。

  一畝地,三分靠種、七分靠管。選用良種,以種補晚;加大播量,以密補晚;施足底肥,以肥補晚;提高品質,以好補晚……面對今年秋汛與晚播帶來的挑戰,河南多地農業農村部門正積極行動,確保小麥種足、種好、管好。

  近日,鶴壁市農業農村局印發鶴壁市晚播小麥冬前管理技術明白紙,指導農戶“種後即管、管早管好”,推動管理關口前移。“晚播不等於減産,關鍵在於管理跟進。我們通過指導農戶因地因苗施策,確保各項措施精準到位。”鶴壁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劉斌説。

  在駐馬店市汝南縣,當地積極推廣抗濕晚播技術,指導農戶科學選用藥劑,做好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從源頭降低小麥苗期病蟲害發生基數,為麥苗冬前穩健生長保駕護航。  

  抓好小麥秋播,是當前河南“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河南農業農村部門已制定小麥抗濕晚播技術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出臺小麥晚播“一縣一方案”,保障種子、肥料等物資供應,大力推廣深耕整地、藥劑拌種等關鍵技術。截至11月18日,河南小麥已播面積8116萬畝。

  “河南將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措施,堅決打贏抗濕播種攻堅戰,確保麥播面積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夯實明年夏糧生産基礎。”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