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凱在裝置作品前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思恩): “會通之界:潘公凱作品展”3月26日至5月23日在蘇州博物館展出,詮釋潘公凱對於中國筆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
潘公凱介紹,近百年來中國畫領域一直在討論筆墨問題,之前曾經有過很集中的討論,吳冠中先生與張仃先生爭論之後,香港專門開過一個關於筆墨問題的研討會,這是在中國畫界非常受關注的一件事。
潘公凱的看法是:筆墨是在世界範圍內獨一無二的一種中國式的視覺表達方式,是中國人所獨有的,全世界其他民族的傳統繪畫中都沒有的要素。中國人的文化精神在傳統繪畫中有相當大的比重是憑藉這套獨特的視覺語言來表達的。
潘公凱,著名藝術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育家,連續在中國兩所最重要的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擔任院長。上世紀80年代以來,潘公凱提出的中、西兩大藝術體系“互補並存,雙向深入”的學術主張,在中國美術界頗有影響。裝置作品《融》曾參加第五十四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水墨作品《風荷圖》、《雪蓮圖》參加第五十六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
潘公凱創作
潘公凱的水墨作品尺幅巨大、氣勢磅薄、格調高雅、意境深遠,既保有了傳統文人畫筆墨書寫的揮灑、流暢、率真、精妙之趣味,又與當代文化情景形成絕佳的融合與互動,具有獨特的當代審美情趣和藝術風格張力,是大寫意中國畫在當代發展轉型的一種難能可貴的探索與可能。
潘公凱曾在倫敦、紐約、舊金山、西雅圖、聖地亞哥、密歇根、溫哥華、巴黎、威尼斯、卡爾斯魯厄、布拉格、東京、香港、澳門、台北、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杭州、濟南、長沙等世界各地最重要的美術館舉辦個人展覽,作品被各大博物館、藝術機構、私人藏家大量收藏。著有《中國繪畫史》、《潘天壽繪畫技法解析》、《潘天壽評傳》、《中國現代美術之路》、《中國美術60年》、《潘天壽全集》等大型畫冊叢書。新近完成的《中國筆墨》一書,更是將“筆墨”——這一中國繪畫的核心觀念與中國哲學的基本概念進行了宏觀的歷史考察。
潘公凱回答“筆墨為何唯獨中國有?”這一問題時表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繪畫過早的精英化。在全世界繪畫發展史當中,早期繪畫在其他國家,比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主要是由工匠來完成的。早期的畫家在西方幾乎沒有什麼名望,在社會等級當中地位很低。但在中國卻不一樣,最早有記載的畫家顧愷之就是文人,不是工匠。不僅文人畫畫,連皇帝也畫畫,梁元帝蕭繹就是個出色的畫家。中國知識精英過早參與了繪畫行為,便把他們的文化修養帶入到繪畫創造發展的過程中。於是,儒家“遊于藝”、“文以載道”的思想,重神、重意、重主觀情緒的表達等理念,很早就被納入到繪畫創作中。
展覽借鑒蘇州園林“造景”與“借景”
潘公凱認為,西方現代藝術表達的是“自我”,中國傳統藝術表達的是“人格”。這種“人格”不僅是同代很多人共同的一種嚮往,而且是很多代人共同的一種嚮往。正是這種群體性的理想所范導的價值取向,使得中庸、博大、清高、雄渾、超逸之氣就成為藝術作品中所要表達與弘揚的精神主體。這也是為何中國畫總是不厭其煩地畫梅、蘭、竹、菊等西方人最不理解的題材。
潘公凱因此總結為,筆墨是中國繪畫演進史中形成的一種精英化的獨特的視覺藝術語言,是一種可視的形象符號,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筆墨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精英們的獨特創造能力,是其他民族精英文化所沒有創造出來的(他們創造了另外的東西),是中國人的獨創。
本次在蘇州博物館的“會通之界:潘公凱作品展”,融合了蘇州的城市歷史文脈,更尊重貝聿銘先生所設計蘇州博物館的空間原貌與特色,借鑒蘇州園林“造景”與“借景”的經典方法對展廳進行適度分隔,通過潘先生的水墨創作、裝置藝術、跨界設計等作品展示,輔以多媒體影像、理論文獻、創作心聲等穿插並置的方式,真實生動地呈現他的學術研究次第與成果,揭示其在當代全球化語境中試圖探索對中國文脈“傳承”和“改變”二者關係的個性化理解與體現,並由此窺視他始終獨自堅持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探索從中國文化內部推進中國畫現代轉型的道路,並企圖在這種探索過程中建立並拓展自己筆墨風格的理想主義情懷。
據悉,《詩書畫》雜誌作為本次展覽的主辦單位,將於展覽期間策劃舉行一系列不同主題和內容角度的學術研討會。
潘公凱作品《尋找真實》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 潘公凱的作品
潘公凱作品《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