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像(趙青青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偲瑤):“清明祭祖,風追司馬”,3月31日上午9時,伴隨著響徹雲霄的3聲長號,2017年丁酉年“祭祀史聖司馬遷”大典在陜西省韓城市司馬遷祭祀廣場盛大舉行。
參加大典的有司馬遷後裔以及印度、埃及、希臘等國駐華文化機構代表,錢文忠、王立群等全國著名文化名人,數千名當地群眾以及國內60多家媒體等,大家齊聚司馬祠下,瞻仰叩拜歷史之父——司馬遷,祈福中華民族文化繁榮昌盛。
活動現場(趙青青 攝)
作為中國三大祭祀品牌活動之一,“祭祀史聖司馬遷大典”是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徐村司馬遷祭祀”演變而來,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積澱,最後形成了“風追司馬”的文化內涵,也塑造了“史記韓城”的城市符號。
據介紹,本屆大典強調傳統儀軌的純粹性,在內容安排上力圖還原漢代祭祀原貌。大典伊始,120人的韓城行鼓表演就是一種漢族音樂舞蹈,此外,百名司馬遷後裔行三跪九拜禮、文學大師錢文忠擔當主祭人進行誦讀祭文、嘉賓上香等活動,都是為了回歸祭祀傳統特色,傳承中華民族文化。
相關連結:司馬遷和《史記》
司馬遷,西漢著名史學家(西元前145年-西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世尊稱為太史公、歷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詩創作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説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産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後裔行三跪九叩禮(趙青青 攝)
小學生朗誦《報任安書》(趙青青 攝)
表演“墨韻史記”(趙青青 攝)
舞蹈表演(趙青青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