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O(首次代幣發行)被監管取締後,比特幣又迎來重磅一擊。9月8日晚間,有消息稱監管當局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這涉及“幣行”、“火幣網”和“比特幣中國”等為代表的所有虛擬貨幣與法幣之間的交易所。受此影響,比特幣跌幅一度達到20%。值得一提的是,在消息發佈後的48小時內,比特幣中國、火幣網、幣行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均表示,未收到監管通知,對於可能下發的“封殺令”,平臺靜觀其變。對於比特幣投資人而言,態度出現分化,有的急於拋售,有的趁機抄底。
交易平臺 未接到監管通知
9月8日晚,據媒體報道,接近監管人士表示,比特幣交易平臺已淪為非法經濟活動洗錢和莊家操縱價格洗劫散戶的通道,應儘快予以取締。除了非法經濟和勒索,目前基本沒看到比特幣的實際應用。北京商報記者向多位監管部門人士求證,均未獲得正面答覆。截至記者發稿時,比特幣中國、火幣網、幣行3家平臺均向北京商報表示未收到監管通知。
不過,在“取締”消息發佈後,平臺方面紛紛做出回應。9月9日,比特幣中國、火幣網、幣行等交易平臺均在官網發出公告,表示並未接到監管機構的通知。同時,各大平臺也做好了迎接監管的準備,表示如果該報道屬實,一方面平臺會堅決擁護監管政策,配合相關工作,堅決保護客戶的資産安全。另一方面,平臺也將停止目前的比特幣對人民幣的交易,轉型為數字資産點對點交易的信息平臺。此外,三大交易平臺認為,之前的報道提到監管機構並沒有宣佈比特幣本身非法,也沒有禁止用戶和用戶之間的點對點交易。
一位比特幣交易平臺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我們對於取締平臺的消息並不怕,現在處於靜觀其變的狀態,監管要求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關鍵是要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
投資者 拋售與抄底齊上演
在比特幣滿城風雨的同時,比特幣交易也在快速進行,有一部分投資者為了止損趕緊拋售,而另一部分則是在抄底投機賺取利益。比特幣投資者李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此前也有因為監管原因比特幣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這次看到苗頭急忙把手頭的幣給清倉了,以後估計也會謹慎入市”。不過,也有部分投資者則認為比特幣價格仍會上漲。“趁著這次下跌,我急忙買了兩個幣,如果短期內不能回本,也打算長期拿著”,另一位投資者羅先生説道。
而比特幣信仰者王先生則認為,“對於大部分抄底比特幣的人來説,比特幣就是他們的信仰,每次因政策波動而産生的比特幣價下跌都是抄底的機會”。
實際上,在9月8日傳出監管要關閉虛擬貨幣交易所的消息後,比特幣在一小時內從2.85萬元/個左右一路跌到近2.3萬元/個,每個比特幣跌近5500元,跌幅逾15%。截至記者發稿時,比特幣並未持續下跌,價格維持在2.3萬元/個左右。
此前,9月4日,央行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表示,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進行融資的活動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要立即停止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ICO的大樓就此倒塌後,比特幣受其影響跌近7000元/個,但隨後幾日內便反彈回來。
比特幣 遭遇斷崖式下跌
其實監管整治比特幣早有先例。2013年12月,央行等5部委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稱,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而是特定的虛擬商品。同時《通知》還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當時,比特幣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從最高8000元/個跌至1000元/個谷底。
在今年初,央行曾入駐火幣網、幣行、比特幣中國3家全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進行現場調查,央行對比特幣交易平臺提出了明確要求“四不準”:不得違規從事融資融幣等金融業務,不得參與洗錢活動,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反洗錢、外匯管理和支付結算等金融法律法規,不得違反國家稅收和工商廣告管理等法律規定。如發現有比特幣交易平臺違反上述要求,情節嚴重的,檢查組將提請有關部門依法予以關停取締。當時比特幣價格並未出現如2013年般斷崖式下跌,反而暴漲。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接連創出新高,最高漲至3萬元上方。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比特幣作為一種全球流動的投資品,交易環節的確會衍生出諸如市場操縱、價格泡沫、洗錢、為犯罪行為提供便利等問題,需要著重在交易環節加強監管。由於場外交易難以控制,應該以規範場內交易為主,通過提升場內交易便利性和規範性,把交易盡可能集中到場內。
監管 態度較為糾結
此前也有消息稱,央行擬出臺一個針對比特幣交易平臺的規定,但迫於各種原因流産。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營管部主任周學東此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表示,已對比特幣等虛擬商品交易平臺劃定監管“紅線”,建立負面業務清單,要求交易平臺不得突破“紅線”。有分析人士指出,其實監管對於比特幣的態度是較為糾結的,一方面,比特幣基於的區塊鏈技術已經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另一方面,比特幣持續上漲衍生出市場操縱、價格泡沫、洗錢、為犯罪行為提供便利等問題。
實際上,對於比特幣價格而言,中國的監管因素也在慢慢變弱。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認為,“中國禁止平臺交易,比特幣的價格到底是漲還是跌,其實還不能準確判斷。今年初,中國停止比特幣交易排查一些風險,比特幣交易量轉移到了韓國、日本。現在日本的交易量佔比已經超過45%,排名全球第一,原來比特幣有80%-90%的交易量在中國。(北京商報記者 岳品瑜 實習記者 張弛/文 代小傑/製表)
>>與比特幣相關政策一覽
2013年12月
央行等5部委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 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
2015年2月
香港央行發佈公告 比特幣被定義為“虛擬商品”,沒有資格作為付款手段或者電子貨幣
2017年1月
央行約談交易所,督促自查 重申比特幣是特定虛擬商品,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
2017年6月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 比特幣不是金融産品,而是虛擬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