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界合作 競爭加劇 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生態
2017-09-19 09:56:07  |  來源:金融時報  |  編輯:許煬

  全球金融行業正面臨科技創新帶來的顛覆性變革。傳統金融行業紛紛轉型,與此同時,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産品與服務。

  在技術不斷革新、監管尚待完善的背景下,如何把握金融科技帶來的機遇,如何將理論創新落地應用於實踐?9月17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邀請了相關業內人士對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從機構監管走向功能監管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表示,金融科技對金融機構的衝擊是巨大和顛覆性的,它的衝擊就在於把金融機構的生産過程從內生的過程變成了一個外化的過程。金融科技運行模式的平臺化、非網點、輕資産、重數據等特徵,導致仲介減少,並推動操作過程自動化,從而賦權于客戶,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朱民認為,一方面,金融科技改變了需求者(消費者)的生態。以前消費者只是消費者,是被動的,消費者屬於金融機構,但現在金融機構不再討論消費者,而是消費者體驗;另一方面,金融科技改變了市場的基礎設施,第三方支付和區塊鏈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發生去中心化的根本性變化。”他説。

  此外,朱民表示,金融正在發生的最大衝擊和變化是在監管和法律方面,金融科技的出現表明監管必須從機構監管走向功能監管。

  “混業經營的時候我們開始討論功能監管,在金融科技的前提下,監管沒有任何選擇,必須從機構監管走向功能監管。同時,監管必須從一個靜態的區域、一個城市、一個點走向跨區域和跨境的監管,因為所有的金融科技都是跨區域、跨境的。”朱民表示。

  與會的國際專家認為,實際上,無論哪個國家,金融科技的未來都取決於監管與市場的共同作用。從2016年年底開始,全球範圍對金融科技的監管更趨嚴格,在新形勢下這有利於行業更加健康的發展。監管的思路越清晰,市場的步伐越快捷。監管與創新不會背道而馳,滿足監管方面的要求,其實是創新的機會所在,能夠給金融機構帶來創新的機會。

  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

  很顯然,金融科技的發展正在改變甚至重新塑造金融業態。

  “人工智能技術驅動金融進入智慧金融時代。”論壇上,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表示,人工智能時代的變革,最可能受到影響、馬上就能落地的領域就是金融。“我們正在通過自己的科技能力,讓金融機構更加智慧化,為現有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並嘗試服務之前難以觸達的客群,踐行普惠金融。”

  “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意識到,金融科技公司的能力可以為我所用,並開始主動選擇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京東金融首席執行官陳生強表示,以銀行業為例,過去一年來,中國銀聯、工商銀行、光大銀行、亞洲金融合作聯盟、山東城商行聯盟、廣東農信社聯社等機構分別與京東金融簽訂了全面或戰略合作協議,在數字化金融、智慧風控、産品服務創新和行銷運營等核心業務能力上實現了深度連接。與此同時,銀行也開始在自身金融科技能力建設上加大投入,部分銀行設立了專門的網絡金融部,或者直接投資成立獨立的金融科技公司。

  “未來,我們一定會看到在金融科技企業之間極其激烈和動態的競爭,因為這完全是科技主導的,會不斷地變化市場。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平臺和傳統金融企業的競爭,這是一場精彩的大仗,誰勝誰負其實並不明確。”朱民稱,競爭和監管將會決定未來金融生態的格局,但是金融科技衝擊、再塑未來的金融生態是必然的。

  科技創新倒逼金融改革

  “中國的金融科技並非起源於金融,而是科技。如果不是科技機構迅速搶佔金融業務,中國的金融創新能力可能遠沒有現在的水準。”業內人士表示。

  金融科技在國內的發展,一方面體現在科技機構進入金融業,較為成功的案例如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及微信支付等;另一方面則體現在金融行業引進科技,如直銷銀行、手機銀行等。

  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公司崛起、消費者數字化需求增加以及新技術的迭代更新,大中型銀行紛紛試水數字化新模式。當工、農、中、建等大型銀行相繼與京東金融、百度、騰訊、螞蟻金服等互聯網機構開展戰略合作之時,民生銀行與小米、搜狐也簽署合作協議,旨在做大做強互聯網金融;光大、平安、興業、招商銀行的科技子公司光大雲付、平安科技、興業數金、招銀雲創等互聯網金融技術已取得一定成就。

  螞蟻金服首席執行官井賢棟表示,以前我們認為科技是支撐金融業務的,科技是走在後面的;但現在看來,科技是推動金融業務發展的。科技的發展使我們有機會能參與到最前沿去,有更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去重塑這個行業。

  “現在是最好的時代。”騰訊集團副總裁賴智明稱,“未來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還有很多機會可以為更多社會層麵包括傳統産業,以‘互聯網+’、金融連接的方式提供服務。此外,周邊的國家和區域都可以成為合作對象,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新的科技來跟不同機構進行連接。”(記者 周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