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具備小額分散、物權清晰等特點,使其順勢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金融産品
▲ 雖然互聯網汽車金融已經成為投融資風口,但也面臨著徵信體系缺失、大數據風控中數據缺失等瓶頸和難題,實際上並沒有看上去那般美好
隨著智慧技術更新以及消費不斷升級,我國汽車産業發展迅猛,互聯網汽車金融由此生發出巨大的潛力。今年以來,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開始受到眾多資本的青睞,融資總額已超過130億元。不過,在互聯網汽車金融成為投融資風口的同時,也面臨著徵信體系缺失、大數據風控中數據缺失等瓶頸和難題。
受到眾多資本青睞
有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至今,共有16家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完成了融資,其中有10家平臺獲得上億元融資,騰訊、京東、順豐等戰略投資的易鑫金融,一次融資高達40億元;第1車貸在一個月內完成兩筆共計5億元融資,瓜子二手車完成了4億美元的B輪融資。
互聯網汽車金融備受資本青睞,一個原因就是去年8月24日多部委聯合發佈了《網絡借貸信息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網貸資産必須小而分散。在來用車CEO陸雨泉看來,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具備小額分散、物權清晰等特點,使其順勢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金融産品。
互聯網汽車金融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截至2016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94億輛,新車和二手車交易一直高位運行。與此同時,國內汽車金融滲透率仍然顯著低於國際水準。“汽車金融盈利可觀。很多平臺都在嘗試推進自營金融,不再單靠交易利差盈利,而是通過保險、金融、售後等各個環節來增加利潤點。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可達2萬億元,消費金融滲透率將提高至50%,未來前景可想而知。”花生好車創始人陳鵬雲表示。
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也為新車零售提供了重要選擇。陳鵬雲認為,汽車電商的口號喊了很多年,包括從汽車之家到易車的新車銷售之路,可以説都以失敗告終,歸根結底在於輕視了汽車傳統渠道的強勢。
“一是模糊價格因素,以防止新渠道來混亂市場定價;二是填補了市場銷售空白,用低首付或零首付降低用戶購車門檻,極為適合對效率和便捷性有要求、希望儘快享受汽車生活的年輕消費群體,同時也為一些創業企業降低了成本。”陳鵬雲説。
“汽車領域的互聯網化進程剛剛開始,參與者大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每家企業都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同時,當前風險資本市場缺項目不缺資金,互聯網汽車金融領域的巨大想像空間自然容易吸引資本關注。”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説。
前景可期問題不少
雖然互聯網汽車金融已經成為投融資風口,但也面臨著徵信體系缺失、大數據風控中數據缺失等瓶頸和難題,並沒有看上去那般美好。
我國目前在徵信市場方面尚未建立統一明確的行業規範,公眾徵信更新不及時,共享機制不健全。“央行徵信目前只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開放,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目前尚不能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共享信息。與此同時,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在與第三方商業徵信機構開展合作時,也面臨著第三方商業徵信機構數據分散化、碎片化等現狀,這導致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需要衡量第三方商業徵信機構的數量、機構的數據品質、數據的穩定性及價格等,間接提高了業務成本。”陸雨泉説。
大數據風控模型的數據樣本有限且模型的有效性同樣需要市場驗證。互聯網汽車金融提倡快速便捷的客戶體驗感,在此需求下,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普遍依託大數據開發風控模型,力圖減少人為干預,通過模型驗證來促成業務快速達成。但是,汽車金融作為一個低頻次、高金額的業務種類,其數據樣本量有限,很難達到短期建立風控模型的目的。因此,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會依託自身已有的數據樣本及通過第三方公司採集到的數據樣本建立風控大數據模型。但該種風控模型限于數據樣本的數量,尚不成熟。
陸雨泉認為,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究竟何種數據模型能更好地完成企業自身風控的預期目標,如何確保自身數據採集及第三方數據公司所提供數據的準確有效,都是一個需要不斷摸索實踐的過程。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在數據採集和模型搭建的過程中,能否不受市場佔有率及銷量的影響,始終如一地貫徹風控數據採集標準,確保採集的數據完整有效,這也是目前眾多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所面臨的考驗。
此外,線上功能有限、難以把控消費場景也是掣肘互聯網汽車金融發展的因素之一。汽車金融的核心業務是汽車消費金融,其佈局需要把控消費場景,但基於汽車消費的特殊性,汽車消費場景恰恰是最難把控的,也成為互聯網企業發展汽車金融業務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汽車消費是典型的大件消費,且涉及三包政策、掛牌過戶、維修保養、保險等一系列問題,純線上場景可以覆蓋的環節極為有限,需要與主機廠、經銷商等深度合作,但主機廠與經銷商基於自身利益,與互聯網電商平臺合作的意願有限。”薛洪言表示。
強化自律嚴格監管
2016年我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已超過7000億元,雖然市場滲透率仍相對較低,但市場規模還在以每年25%的速度持續擴張。相比歐美市場,國內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相對不成熟,仍需多措並舉持續發展。
薛洪言建議,發展互聯網汽車金融,需要從場景和風控兩個方面著手:場景層面,需要加強與主機廠、經銷商的合作,互利互惠,通過更好地服務汽車銷售環節來體現金融的價值;風控層面,則需要從評估車為主向評估人為主轉移,這便需要借助大數據風控手段,儘量獲取更多有關人的數據,建立並持續完善風控模型。
在場景方面,陳鵬雲認為,互聯網汽車金融最理想的應用場景是線上審批、線上支付、線上還款,線下提車,很簡單便利。目前來看,各家企業都必不可少地面臨風控風險,這就需要加強線下場景的把控能力。
“在風險管控上,第1車貸建立了貸前、貸中、貸後的三級管理體系。貸前的整個授信調查階段,因項目不同,貸前的管理要求也有所不同。在這個維度上,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個人的徵信情況,包括收入、家庭資産,通過反欺詐模型,包括第三方徵信和央行徵信系統可以快速識別個體,形成用戶畫像。”第1車貸創始人兼CEO郭超表示,車輛作為整個汽車金融的重要抵質押資産,在整個貸中環節裏會有一定的手續和要求。比如,車輛質押登記、質押合同簽署。這都是落實整個資産或者説債權的重要手段。同時,第1車貸在貸中環節涉及的所有合同簽署都基本上實現了線上化。
“站在風口的汽車金融行業發展迅速但同時也存在問題,如政策上對融資租賃市場的規範並不全面,缺乏系統性監管,法律法規尚未完善,導致租賃市場存在信用缺失問題。這就需要行業自律及法律完善雙管齊下。”陸雨泉補充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溫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