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比特幣交易所的清退正式進入倒計時。比特幣中國近日宣佈關閉數字資産和人民幣充值功能,此前多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先後宣佈,近期將停止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業務。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比特幣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數字貨幣的生産與交易認證上,當前連帶區塊鏈技術也受到質疑。
網民認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帶來了洗錢、犯罪融資、規避外匯政策等問題,監管層叫停及時且必要。虛擬貨幣亂象本質上是其投資屬性和金融屬性所致,叫停比特幣交易並不妨礙區塊鏈技術研究,區塊鏈技術可以運用到很多領域、場景,其商用化應得到大力支持。
叫停比特幣交易十分必要
網民表示,借助虛擬交易平臺開展的“炒幣”活動純屬投機,對實體經濟鮮有益處,卻集聚了較高的金融風險,叫停比特幣交易很有必要。
“早在2013年,監管層就將比特幣定義為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而非貨幣,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比特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等。但近兩年隨著虛擬貨幣市場越發膨脹,炒幣熱潮難退,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使用中也不斷超出‘商品’範疇,向‘貨幣’屬性異化。”網民“郭田勇”説。
網民“saiya”指出,相比傳統投資渠道,比特幣作為投資渠道很不穩定。它的特殊記賬方式使得交易無法追溯,無法監管,使它成為洗錢、犯罪的土壤。
區塊鏈技術大有可為
網民指出,雖然虛擬貨幣投資有巨大風險,但這不意味著區塊鏈技術也存在問題。區塊鏈技術,可以運用到很多領域、場景,包括一些社會管理領域場景,不應將區塊鏈和比特幣劃等號,要將其區分開來。
網民“涂志勇”認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把各種技術集成,然後形成一個新的交易流通規則。而區塊鏈技術在比特幣出現之前應已出現,只是比特幣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數字貨幣的生産與交易認證上。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確認交易,實現結算,這種場景與虛擬貨幣不同,不涉及新貨幣的生産。
“區塊鏈就像是一本巨大的分散管理的賬簿,記錄每一筆交易,並在全球網絡上存儲這種信息,因此相關信息無法篡改。銀行方面可以把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匯款、證券交易等領域,此類技術有可能會變革貸款流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如何用區塊鏈解決線上的身份驗證、交易確認、資金清算、連續加密等技術難題,也可深入研究。不過這項技術要在中國金融領域真正落地應用,依然有漫長的道路要走。”網民“劉民江”指出。(記者 李奕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