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科技公司緣何“去金融化”
經濟日報  2018-05-21 08:48:10

  一邊是傳統商業銀行在金融科技上的全面發力,一邊是金融科技公司紛紛宣佈“去金融化”。

  前不久,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正式開業,成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設立的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與此同時,樂信CEO肖文傑在2018樂信合作夥伴大會上宣佈,樂信將進一步開放現有的技術、場景和用戶,“不做金融業務、不參與金融業務競爭,做各大金融機構最好的合作夥伴”。

  事實上,宣佈“去金融化”的並非樂信一家。早在2017年初,螞蟻金服曾宣佈將自身定位為科技金融,專為金融機構輸出技術。同樣,京東金融CEO陳生強也提出,未來京東金融將扮演金融服務機構,專為傳統金融機構輸出技術。

  在業內人士看來,金融科技公司“去金融化”是其轉型的一個方向。目前,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不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進入新階段,雙方之間的合作遠大於競爭。只有通過發揮各自優勢,共享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才能更好助力經濟發展轉向高品質和高水準。

  對比而言,金融機構的優勢在於資金充沛且成本低、品牌和信譽度高,牌照齊全,短板則在於線上獲客渠道單一,運營效率偏低,普惠程度不夠高。“這些短板卻是金融科技公司所擅長的。金融科技公司在科技研發及科研成果轉化方面具有優勢,並且能夠更好地洞察用戶需求,也有較強的場景獲客。二者優勢互補,將會使智慧金融步伐加快,金融效率大幅提升。”一位金融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記者 錢箐旎)

編輯:許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