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脫胎換骨 “破落戶”變“高大上”
2018-01-16 10:59:11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南京去年完成240個老舊小區整治 脫胎換骨,“破落戶”變“高大上”

  老舊小區,給人的第一印象常是臟亂差的“破落戶”。1月15日,《新華日報》記者隨南京市物業管理辦公室集中走訪多個老舊小區,見到的卻是美觀大氣的外立面,清爽乾淨的內部道路,甚至還有快遞雲櫃、智慧充電樁等商品房“標配”,儼然成了一個個“高大上”的新小區。

  經過一年的整治,南京240個老舊小區、1900多棟房屋“舊貌換新顏”。

  精細“手術”,通病一網打盡

  走進建鄴區南苑街道愛達花園小區,一棟棟淡黃色的樓房整潔美觀,小區路面平整乾淨,綠意盎然,很難想像該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

  “別看現在‘有模有樣’,幾年前小區破敗不堪。雨污水直排西城河,加上地勢低窪,下大雨時積水沒過膝蓋,居民沒少打12345投訴!”愛達花園社區主任劉錕介紹,去年1月開始前期摸排,5月完成招標,設計單位幾易其稿,最終外立面用多彩倣石漆涂刷,改造雨污管線9100米,平屋面也進行防水維修,工程于年底全部竣工。

  南京此輪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不同於以往的“刷墻式”出新,而是用“繡花功夫”為老舊小區由表及裏動了一場大“手術”。

  在玄武區童衛雅苑小區,居民養雞養鴨的空地改造成了健身休閒廣場,違建拆除後小區新增180多個停車位;在秦淮區後標營小區,空中“蜘蛛網”全部下地,每個單元都安裝門禁系統……結合老舊小區改造,不少小區同步進行二次供水改造、增設電梯等工作,老舊小區原有的通病,在此輪整治中“一網打盡”。

  南京市物業辦副主任童聲龍介紹,去年南京總共完成240個老舊小區整治,涉及房屋1900棟,總面積約500萬平方米。今年南京將再整192個老舊小區,總面積625萬平方米,涉及居民14萬戶。

  適老便利,整治更加人性

  南京老舊小區整治主要針對2000年以前建成的非商品房小區,其中大部分住戶是老年人。因此在整治中,尤其注重“適老化”“便利化”。

  “老年人容易尿頻尿急,出來買菜遛彎難免有個不方便的時候,跑回家又來不及,這個衛生間真是解了燃眉之急!”童衛雅苑門衛室增設的小型衛生間,讓60多歲的居民狄建寧讚不絕口。

  樓道休息椅更讓老人們感到暖心。“隔一層就有一個休息座椅歇腳,上樓不費勁了!”居民王雙冬説。“沒有裝電梯的老小區,老年人上下樓極其不方便。玄武區在全市首創樓道老人休息椅,共設1424張,椅子距地面45釐米,靠背固定在墻上,座位為折疊式,沒人坐時翻起,既方便又不‘礙事’。”孝陵衛街道城管中心副主任袁芳超告訴記者。

  無障礙設施、可充電自行車棚、小型自動售貨機、快遞雲櫃……一項項便利化商品房小區“標配”設施,在老舊小區也紛紛落地。“就是要讓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適,雖然不能和商品房小區媲美,但商品房有的設施,整治過的老舊小區都要有!”負責秦淮區老舊小區整治的白房房屋報修服務中心主任方春梅説。

  建管並重,突出長效治理

  老舊小區整治,整是基礎,治是關鍵。出新後不久便故態復萌,是過去老舊小區整治中的“常見病”,其根源在於缺乏長效管理。此輪整治中,南京建管並重,完成整治的小區根據自身情況,紛紛引入物業管理。

  規模化小區通過招投標引入物業公司。“童衛雅苑是原來南京奶牛廠宿舍,奶牛廠找了3個人負責打掃衛生和看大門,小區常年垃圾成堆,甚至有居民財物丟失。”袁芳超介紹,整治後,小區居民自發籌備業委會,4家物業公司參與小區物業競標,最終平湖物業于去年12月正式進駐。

  新街口街道將居安裏小區、原珠江路小區、魚市街小區合成珠江路小區。“合併前,3個小區都是獨立小區,小區物業一直是街道託管。”新街口街道物業科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初,街道對3個小區進行環境整治,並將小區間的圍墻打通,變成擁有31棟居民樓的大小區。“‘化零為整’後,我們面向社會招聘物管,最終經過業主投票,銀貢物業接管珠江路小區。”

  南京本月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老舊小區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一批公益性物業服務企業, 南京市、區財政將建立老舊小區管理專項資金,對主城六區整治過的老舊小區按年度考核,達到相應標準給予每年每平方米1.2元-3.6元的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