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沛縣縣委書記:群眾富不富 關鍵在支部
2018-01-26 15:19:24  |  來源:人民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脫貧攻堅有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剩餘貧困人口的年齡結構、技能結構發生了變化,分佈地區的資源稟賦增加了攻堅難度,脫貧攻堅主要難點在深度貧困,越往後任務越艱巨。打贏這場攻堅戰,愈發要求精準、強調務實,更加需要抓好黨建,繡好脫貧攻堅一針一線。

  農民有兩句話,講得特別好。第一句是“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然而,黨支部建在哪兒、怎麼建,事關效用發揮的大小。近年來,沛縣打破傳統黨組織設置模式,依託生産基地、行業協會、農業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經濟組織,把黨組織建在産業鏈上,創新實現扶貧産業發展到什麼地方,黨組織就覆蓋到什麼地方。抓黨建激活力,驅動了脫貧攻堅“強引擎”。第二句是“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深度貧困是堅中之堅,打這樣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不然有錢也不能成事。因而,對軟弱渙散黨組織要實行因村派人。幫帶能力不強的村選配致富帶頭人進班子,産業基礎差的村選配有戰略執行力的能人進班子;群眾矛盾多的村選配懂法律、會調解的能人進班子。

  讓黨組織站到脫貧攻堅“前臺”,重在擂勁鼓出重拳,插上脫貧攻堅“硬翅膀”。針對部分群眾思想不夠解放、發展信心和能力不足等問題,黨員幹部就該先行一步,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比如,圍繞脫貧産業,黨員幹部帶領群眾到外地學習新技術、引進新品種、推行標準化種養模式,開闊群眾眼界;通過宣講農業政策、聯繫技術指導、擔保小額貸款等手段,優先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産,解決發展中的瓶頸問題;深入到包挂貧困戶家中,詳細了解其基本生活、看病就醫、子女入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方能做到一戶一策、精準扶貧。真抓實幹,吹糠見米,才能讓老百姓感受到黨組織戰鬥堡壘的作用。

  歷史經驗表明,黨建可強村,産業可富村。但如何更好實現兩者之間“雙促進”,推動兩者之間“雙轉化”,是對當地領導幹部執政水準的考驗。有人説,産業扶貧有千招,增收見效是真招。誰來保證選擇出來的就是真招?這種時候,黨組織要勇於擔當、引領方向,積極探索産業扶貧的路子,破除模式單一的瓶頸,形成新型主體帶動致富、貧困群眾廣泛參與的精準扶貧工作格局,積極推行“黨建+生態農業”“黨建+生態旅遊”“黨建+特色品牌”等模式,將黨建工作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激發脫貧攻堅新動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今後3年的“三大攻堅戰”,其中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具決定性意義的就是精準脫貧。基層黨組織要發揮好戰鬥堡壘作用,激發黨員幹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引導大家“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地實幹。惟其如此,貧困群眾才能早日脫貧,甚至夢圓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