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港口之變 折射轉型新氣象
2018-02-06 09:10:41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吞吐量創新高領先全國,運輸結構出現新變化——港口之變折射轉型新氣象

  25.7億噸!江蘇港口貨物吞吐量再創歷史新高,全省港口2017年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突破25億噸大關,同比增長6.4%,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

  貨物吞吐量增長,釋放區域經濟繁榮信號

  巴拿馬籍“柏樹箭”號貨輪從智利運來的1.5萬噸“太平洋”牌紙漿,1月24日抵達常熟長江港務碼頭,這幾天正在進行卸貨作業、裝車疏運,分銷發往全國。“常熟港是華東重要的紙漿進口港和集散地,進口量穩居全國第二。”常熟港業務科科長孟志堅介紹,2017年常熟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8828.1萬噸,同比增長1.9%。

  2017年太倉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貨物吞吐量分別達451.1萬標箱、2.5億噸,同比增長明顯。

  南通港口集團2017年完成貨物吞吐量7025萬噸,同比增長5.6%,其中集裝箱62.3萬標箱,同比增長8.6%,完成營運總收入8.97億元,達預算的107.7%、同比增長4.7%。

  這幾個港口,是江蘇港口繁忙圖景的縮影。2017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25.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724萬標箱,同比增長5.9%。部分港口增幅明顯:太倉港全年集裝箱吞吐量增量達43萬標箱,貢獻全省近50%的集裝箱增量,成為全省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的主引擎。

  對此,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表示,港口吞吐量被公認為經濟發展的“晴雨錶”,經濟繁榮時,對運輸的需求必然旺盛,這已成為一個規律。江蘇省社科院黎峰博士認為,這組數據顯示江蘇港口通過能力正在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準顯著提高。

  內河港高速發展,見證蘇北發展強勁勢頭

  2017年全省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的列表中,內河港口達25.7萬標箱、增長高達39.5%,勢頭強勁。

  蘇北運河流域集中江蘇江北地區多數冶金、化工、煤炭和石油加工業,大量的工業原料和産成品通過蘇北運河運輸。

  “2017年蘇北運河累計船舶通過量20.87億噸,淮安、宿遷、徐州、揚州等地沿岸區域近年物流運輸增量明顯。”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蘇北航務處處長黃岩介紹,特別是集裝箱運輸和工業産成品運輸呈現大幅增長。徐州宏康物流公司徐州至上海航線去年運輸大量大型機械設備。

  蘇北運河淮安新港,集裝箱吞吐量佔省內河集裝箱吞吐量的70%以上。“這兩年,運河地區産業通江達海的需求旺盛。”淮安新港副總經理周問樵透露,依託蘇北運河的物流通道,淮安新港已成為重要樞紐港,先後開通至太倉、江陰、南京、泗陽航線。

  記者從蘇北運河運行調度指揮中心獲悉,蘇北運河2017年10個梯級船閘開放閘次34.86萬次,貨物運量3.13億噸。其中,煤炭運量8103萬噸,同比下降3.8%;礦建材運量13535萬噸,同比下降6.5%;運輸集裝箱14.65萬標箱,同比增長45.9%。

  “蘇北運河對江蘇北部乃至長三角經濟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黎峰認為,煤炭礦建材運量下降,集裝箱量增長,反映出蘇北運河沿岸産業發展品質提高。

  進出口貿易增長,折射製造業産品結構優化

  全省2017年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4.87億噸,同比增長8.7%,沿江沿海港口占99.9%,對外開放主通道作用更加彰顯。

  萬噸巨輪不斷泊靠、中歐班列往來穿梭。連雲港港2017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28億噸,其中外貿吞吐量完成12230萬噸,同比增長5.1%;常熟港2017年外貿吞吐量達1632.5萬噸,同比增長4.2%,太倉港2017年外貿貨物吞吐量達7647萬噸,同比增長2.3%。

  “大船進出港數量快速增加,去年3萬噸以上船舶累計進出太倉港2555艘次。”在江蘇太倉港口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胡鴻看來,這既得益於太倉港新開俄羅斯東方港和韓國仁川港等外貿航線,長江水運集散中心作用進一步顯現,也説明區域經濟的發展為港口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及貨源,促進臨港産業聚集。

  2017年蘇州在太倉港走貨的外貿企業達1708家,蘇州通過高速公路進出太倉港車輛達38.9萬輛次,增長33.8%。

  外貿貨運結構折射地區産業結構及生産模式的變化。2017年連雲港港進口主要貨種有鐵礦石、有色礦、氧化鋁等,出口主要貨種是鋼材、膠合板、機械設備等,進口比例為71%,出口比例為29%。而南京港口集團去年外貿進出口總量達1909.9萬噸,進口944.1萬噸、出口965.8萬噸,汽車滾裝業務實現大幅增長, 通過南京港發出的工業産品直接出口至韓國、新加坡等國。

  “製造業對鐵礦石等初級生産資料需求是剛性的。”黎峰説,2017年外貿貨運結構體現江蘇生産模式優化及産業結構轉型,可見出口産品結構優化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