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公眾安全感、法治建設滿意度等創歷史新高 ——百姓感受,見證平安法治共融並進
穩定是發展之基,平安是民生之需。
2017年,江蘇一系列舉措讓人民群眾見證著平安江蘇、法治江蘇的與時俱進,享受著平安江蘇、法治江蘇建設的成果:公眾安全感提高到96.52%,對法治建設滿意度提高到96.88%,對政法機關和政法隊伍滿意率提高到90.91%,均創歷史新高。
獎懲分明,保證平安法治建設任務落實
2017年,江蘇4個設區市、7個縣(市、區)、5個地區、5個單位、5名同志分別獲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先進縣、長安杯、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平安江蘇建設站上新起點。
歷經14年平安創建,江蘇社會持續和諧穩定,全省八類主要刑事案件逐年下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績效和群眾安全感滿意率持續位居全國前列,江蘇被公認為全國最安全的省份之一。走進新時代,江蘇人不忘初心,去年又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平安成績單”。
這份成績單,來自各級領導幹部的責任擔當和社會各界的共建共治共享。
以“硬指標”落實“硬任務”。江蘇省“兩辦”出臺《江蘇省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實施辦法》《江蘇省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實施辦法》。江蘇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與設區市黨政“一把手”簽訂綜治和平安、法治建設責任狀,要求其真正擔負起維護一方穩定、確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責任。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吳政隆先後多次對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和法治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提出明確要求。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立科多次就做好黨的十九大、國家公祭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江蘇發展大會等重大活動安保、重要敏感期維穩工作到基層一線督查指導。
全省各級黨委政府把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謀劃和推進,各地各部門按照“目標階段化、任務項目化、項目責任化”的要求,制定重點項目責任分工方案,以項目化推進方式保證平安和法治建設任務落地落實。
責任明確,獎懲分明。目前,全省共建成省級法治政府示範點249個、公正司法示範點159個、法治文化示範點472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00個,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率達42%。對兩個縣(市、區)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對綜治工作推進力度不大、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的5個縣(市、區)取消“平安縣(市、區)”命名,並進行掛牌督辦;對綜治績效考評和群眾安全感排名靠後的10個縣(市、區)專門發出整改通知書。
平安與法治共融並進,發展與穩定同頻共振。而今在江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融入依法執政、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普法宣傳等方方面面,不斷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項事業在法治軌道上健康發展。
科技引領,大數據開啟惠民新引擎
網上在逃人員達某在蘇州火車站剛一露面,就被人臉識別系統“認”出。2017年,無錫、徐州、蘇州、泰州等地警方利用大數據,將9名潛逃20年上下的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挖”了出來。“這些命案的破獲,大大增強了老百姓的安全感。”無錫市民王新宇説。
積極適應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發展趨勢,著力打造智慧警務,力爭跑在犯罪分子前面……大數據,正為江蘇“智慧警務”開啟“惠警利民”的強大引擎。“來能報警、動知軌跡、走明去向、全程掌控”,成為江蘇“智慧警務”建設的新目標。
近年來,江蘇省深入推進“雪亮工程”建設,推動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創新升級,在全省部署開展升級版技防城建設,按照“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要求,形成“兩道電子防線”“三個實戰應用平臺”“四大應用機制”“五張技防網”于一體的技防網絡體系。目前,全省累計建成332萬個智慧監控點位,一級110接警區“升級版”技防城建成率達38.8%,技防鄉鎮(街道)、技防小區、技防村(社區)建成率分別達97.6%、92.9%和95%。
與此同時,創新完善打擊犯罪新機制,深入開展命案積案攻堅、掃黑除惡、打擊“盜搶騙”、“獵狐2017”、保護環境“清水藍天”等專項行動,主動打擊網絡販槍、雇兇等新型犯罪,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有力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此外,不斷強化治安重點整治,健全完善層層掛牌督辦制度,著力加強公共安全監管,深入開展群防群治活動。全省平安志願者總人數已達300萬人,去年全省掛牌整治重點地區370個,90%以上的方面性突出治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深化改革,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2017年4月,全國第一份“不見面審批”發放的營業執照出現在南京市棲霞區——一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通過手機申請、上傳材料,工作人員後臺集中審批通過,審批全程20分鐘,營業執照則以郵政快遞寄出。
類似的事,未來將成常態。前不久,江蘇省市縣三級行政機關共公佈“不見面審批”業務逾10萬項,將百姓關心、企業關注的網上辦理事項整理成清單。江蘇省正對照“企業3個工作日內註冊開業、5個工作日內獲得不動産權證、50個工作日內取得工業生産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的目標,打造“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升級版。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創立審批(服務)新模式,努力把江蘇打造成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創新創業活力最強的省份,這是江蘇的追求。
創新推進員額制改革。通過對案件權重工作量進行科學測算,採用“以案定額”和“以職能定額”相結合等方式,將員額核定到各級法院、檢察院每個辦案部門。截至目前,全省有員額法官6625名、員額檢察官4526名。
推動公安“放管服”改革。江蘇省公安廳在精簡69%行政審批事項的同時,大力推行“不見面審批”改革,建成公安“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和政務服務“旗艦店”,“微警務”集群項目獲得全國公安機關改革創新大賽金獎。
深化律師制度改革。推動出臺《關於深化律師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健全律師執業權利救濟機制的規定(試行)》等制度文件,為律師依法執業創造良好條件。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在全省域大力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創新,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形成“一網(多元融合共治網)、一台(大數據智慧平臺)、一終端(全要素網格採集終端)、一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的江蘇模式。目前全省已規範設立網格14萬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近30萬名。2017年,網格員源頭排查各類安全隱患5.5萬起,化解矛盾糾紛9.1萬件,服務群眾事項129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