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質效齊升, 企業“口袋”鼓起來 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12.4%
經濟可持續發展,首先得讓企業有利潤,才能創造更多社會財富,居民的口袋也才有保障。江蘇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日前亮出的江蘇經濟年度“成績單”顯示: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4%,年內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自2017年5月以來始終保持10%以上的增速。
《新華日報》記者深入多家企業採訪發現,國家深入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倡議、江蘇省委省政府力推的聚力創新發展理念等,都對企業質效齊升起到關鍵作用。
聚力創新,“拿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
“2017年公司利稅增長15%,在創建全球一流工廠的征程中,持續邁出堅實的步伐。”常州華利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昌告訴記者,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從事出口加工型實體經濟的華利達集團依舊保持逆勢上揚。
聚力創新發展,做強實體經濟,再創發展優勢。2017年,常州華利達集團上馬200多個創新項目——無縫羽絨服等戰略新産品的全面量産,全供應鏈信息系統的開發和落地,數字工廠的初步成型……企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在高成本的大環境下,通過“自動化、省人化、信息化、可視化”改善,積累起新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先進智造優勢,推動企業從量向質,從傳統製造向“創新智造”轉型。
“管理也能出效益。”張文昌介紹,公司深入踐行工匠精神,通過基層幹部培訓班、員工技能大賽、可視化培訓等措施,大大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準,為利潤增長奠定非常好的基礎。
緊緊跟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也為華利達集團打開新的利潤之源。華利達越南工廠2017年在海外落地生根,穩步成長,被評為越南海河工業園區新辦工廠的示範企業,産業鏈優勢初步形成。華利達集團將通過3年的努力,形成與國內相同規模同等品質的海外生産基地,為海外擴大辦廠積累經驗。
宜興威尼特包裝袋有限公司專注于集裝袋和紙袋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年産中高檔集裝袋350萬條、紙袋2000萬條,在全國集裝袋企業排名前三甲。“企業建立近20年,堅持以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製造業,提高産品設計和生産流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高品質産品推動行業的發展,尤其重視智慧製造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威尼特總經理陸曉聰介紹,2017年該公司引進國內第二條、世界第六條德國先進生産線,車間人員減少至五六人,減少了成本,提升了競爭力。
南京三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沙敏認為,江蘇企業應加強聯合,共建協同平臺,營造創新生態環境,發展能打群體戰役的有影響力的創新型蘇企群體。“拿舊地圖是找不到新大陸的。”他説,江蘇企業雖多,但在全球叫得響的科技企業、工業企業較少。基於此,三寶科技集團過去兩年致力於打造針對江蘇出口型加工製造企業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只用兩年時間就做到近100億元,2018年極有可能達到200億元。
去産能,讓優質企業“口袋”鼓起來
如果説,創新是企業由高速發展轉向高品質發展的“火車頭”,提供牽引;那麼,淘汰落後産能,則是為火車減負,騰出車廂裝載優質資源駛入“快車道”。
“2017年,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化解過剩産能超過6500萬噸,全面取締‘地條鋼’産能1.4億噸,鋼鐵行業效益明顯改善;同時,需求端持續發力,基建和製造業逐步回暖,鋼材市場供不應求,價格節節攀高。”位於常州的中天鋼鐵副總裁董力源興奮地説,中天人緊緊抓住市場的黃金期,高效實幹、協同作戰,集團去年完成煉鐵1033萬噸、煉鋼1036萬噸、軋材1035萬噸,首次完成“三個一千萬噸”的歷史性突破,實現營業收入122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準,取得集團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業績。
過去的一年,中天鋼鐵聚焦轉型發展,牢牢鎖定“123”優特鋼發展戰略,“優質優價”使得企業利潤空間大為增長。目前的中天鋼鐵,優特鋼比重超60%,優特鋼産能突破60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優特鋼生産基地;簾線鋼供給全國70%的汽車輪胎,最細能拉到0.175毫米;汽車用鋼成功配套寶馬、奔馳等國際知名品牌,全球每4台奔馳、寶馬車裏就有1個“中天智造”;軸承鋼代替國際一流的瑞典SKF軸承,實現軋機自用。
記者不禁想起2012年到中天鋼鐵採訪時,當時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大型企業,中天鋼鐵為帶頭減排,于2011年投資8000余萬元上馬脫硫設施。一年下來,運行成本達4400萬元。 “有的鋼廠環保意識跟我們壓根不能比。光脫硫這一項,不上馬的鋼廠一噸鋼成本就比我們少幾十塊錢。這讓我們如何競爭?”而今,隨著去産能深入推進,大量低端過剩産能被化解,對於聚力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優質鋼鐵企業而言,無疑反轉了“劣幣驅逐良幣”。
江蘇省經濟學會副會長吳先滿研究員指出,在企業利潤水準明顯分化的形勢下,應堅持分類施策,對利潤增長潛力大、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扭虧無望的“僵屍企業”、過剩産能及時“止血”出清,騰籠換鳥。
高品質發展,離不開政府“智慧之手”
“2017年公司銷售收入增長35%。進出口總額達到3.7億美元,稅收6000萬元。” 回首過去一年,南通榮威娛樂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青頗為激動。
南通榮威位於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産品分戶外運動産品、游泳裝備産品、野營産品等五大類,出口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經過25年的發展,在使用充氣技術做成的戶外休閒産品這個細分行業中,南通榮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30%。
“我們2017年人力成本控制得並不好,一年間,員工從4000人增長到6000人,最多的時候達到7500人,但效率並沒有跟上。” 王海青坦言,政府的有力支持,給了企業巨大鼓勵。2017年,如皋市政府在技改、自主創新、企業上市等方面,給予南通榮威獎勵700萬元,大大增加企業底氣。為實現機器換人、提高勞動效率、減少安全隱患,公司技改投入連續3年每年超過5000萬元。企業每年推出100個新産品,淘汰100個舊産品,矢志打造“世界上還沒有的新産品”,提高用戶的消費體驗。
目前,宏觀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財政增支減收的壓力持續加大。但寧可減少政府收入,也要確保支持企業降成本的政策落實到位,成為江蘇上下一致的聲音。2017年,江蘇省多措並舉,全年為實體經濟企業降低交易、用工、物流、稅費、融資等成本1300億元左右。
江蘇最大的外資企業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2017年以來在無錫的生産成本大幅降低,僅市區工商企業用水價格下調1元/噸,就為該公司每年減負1000萬元左右。企業負責人欣喜地表示,隨著生産要素成本的降低,公司將進一步確立在中國半導體市場的龍頭地位,推動無錫半導體積體電路産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鼓企業‘口袋’,既要靠市場的無形之手,也要靠政府的有形之手。”江蘇省社科院副院長章壽榮説,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政府部門如何更好地引導企業堅定發展信心,搶抓發展機遇,聚力創新、加快轉型,是一項緊迫的任務,也是對政府智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