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年假期後首日 江蘇各開發區“鬥”志昂揚
2018-02-23 10:13:48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石麗敏

  新年新氣象,新年新精彩。

  作為全國開發區建設最早、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始於1984年的開發區建設,構成了江蘇改革開放的重要篇章。節後上班第一天,記者連線採訪走在經濟前沿的多家開發區,感受到了一個共同的強音:圍繞高品質發展,以奮鬥模式開啟新一春!

  連線一:常州高新區

  上午一上班,常州高新區召開了全區“重大項目增效年”動員大會,表彰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傑出企業家,部署新一年的工作。

  為何將新的一年定位為“重大項目增效年”?常州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斌向記者解釋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高新區是不是有競爭力、發展潛力大不大,關鍵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兩篇文章做實做好。2017年,常州高新區入選省“雙創團隊”數、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立項數、馳名商標擁有量、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綜合考核和執法考核均位列全省國家級高新區第一位。站上新起點,我們把2018年確定為“重大項目增效年”,就是要以重大項目提質增效為抓手,努力做好“高”與“新”兩篇文章,打造高品質發展的高新區樣板。

  為此,常州高新區將探索建立重大項目招引品質綜合評價體系,實現重大項目建設由規模主導向質效引領轉變;持之以恒建鏈、補鏈、強鏈,有效提升畝均産出率、産業標誌性和企業集聚度,確保全年“兩特三新”産業鏈産值增長18%左右;抓實存量轉型,培育更多“隱形冠軍”和“獨角獸”企業。同時,實施“創新驅動能效倍增計劃”:大力發展“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互聯互通的創業孵化體系,力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400家;積極謀劃車聯網産業佈局,加快“雲大物移智”等創新業態高度集聚、深度融合;支持清華兩岸研究院、浙大工研院等既有重大創新載體整合資源、提升效能……

  連線二:江寧開發區

  節後上班第一天,江寧開發區項目推進小組就召開專題會議,高標準、高品質推進正月初九項目集中開工各項籌備工作,屆時將有20個涵蓋重大科技創新、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製造等領域的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415億元。

  江寧開發區大部分重點企業也紛紛開啟“奮鬥”模式。位於江寧開發區的埃斯頓公司的工業機器人繼續保持市場快速增長的勢頭,訂單絡繹不絕。為準時交付客戶訂單,上班第一天,埃斯頓機器人智慧化生産車間就開足馬力,恢復生産,數十台裝配機器人的“機器人”在生産線上不停忙碌——加工、搬運、裝配、測試,目前正在緊張裝配的是用於光伏和鋰電行業智慧生産線的ER30、ER50工業機器人,成品將發往江蘇、浙江、山東一帶。

  連線三: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班第一天,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賽夫華蘭德項目專題推進會,成立項目“店小二”小分隊,按照正月十八開工節點要求,倒排序時,快速推進。

  德國賽夫華蘭德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車主要零部件製造商。臘月二十九,項目簽約落戶揚州經開區。揚州經開區人士介紹,賽夫華蘭德集團作為歐洲挂車車軸和懸挂系統製造商的領軍企業,歐美市場佔有率達40%,分支機構遍佈全球6大洲28個國家和地區。此次落戶揚州,計劃總投資1億美元,從事商用車懸架、車橋、支腿、鞍座等重點零部件的研發、生産和銷售。達産後可實現年銷售額6億元,年納稅額超3500萬元。

  汽車及零部件産業是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點産業,近年來依託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産業基地的“國字號”招牌,積極拉長增粗産業鏈條,吸引了李爾汽車産業園、鷹革沃特華汽車內飾等歐美項目,而區內原本集聚了油箱三大巨頭之一的亞普、特種車輛領頭羊中集通華,還有濰柴動力揚州柴油機廠和保來得,汽車及部件産業集聚已成為國際市場上閃亮的“開發區名片”。此次賽夫華蘭德車輛部件項目的落地,必將助推開發區企業加快駛入全球市場的“快車道”。

  連線四:江陰高新區

  新年上班第一天,江陰高新區由管委會領導帶頭,分6個小組,分批對區內的50家企業代表進行了走訪。走訪中,了解到區內企業的復工復産率達到了90%以上,重點骨幹企業更是達到了98%以上。

  法爾勝,是江陰高新區內的重點骨幹企業代表。由於訂單充足,早在正月初三、初四,工人就陸續到崗,生産現場已經如火如荼展開。初七早上7點20分,集團全員復工,相關領導在總部大樓東門迎接員工上班,對奮鬥在一線的員工表示感謝,鼓勵大家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奮力拼搏2018,爭取開好頭起好步。

  2018年,是江陰國家高新區奮力開啟“高”“新”發展新征程的第一年。江陰市委常委、江陰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陳興華向記者表示,力爭通過三年努力衝進全國高新區50強。“實現高品質發展,關鍵在企業、核心在創新。”陳興華説,將以更大力度推進産業強區、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打造千億級特鋼及金屬新材料、500億級微電子積體電路、500億級現代中藥和生物醫藥、500億級機械智慧製造等“1555”四個産業集群,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科技創新走廊”,把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這個品牌打得更響、擦得更亮。(邵生余 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