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發力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2018-03-19 08:56:06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經濟發展高品質·培育發展新動能⑥發力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當金融碰上互聯網技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新金融應運而生。在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過程中,作為新增長點之一的新金融,該如何發揮更大作用?

  打破“二八理論”, 創新滿足需求

  3月14日,江蘇省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服務中心在南京正式成立,成為全國首個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服務通道”,致力於創建安全健康的互聯網金融消費環境。

  作為新金融的典型代表,互聯網金融走過了萌芽、野蠻生長的歷程,逐漸步入合規經營的軌道。其發展過程,也是向普通消費者普及金融知識和培育全社會金融素養的過程。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曾在2016年提出,新金融的誕生會加快整個社會的變革。過去的兩百年間,金融業一直有個“二八理論”,即只要支持20%的大企業,就能拉動80%的發展。新金融支持的則是“八二理論”,即支持80%的中小企業、個性化企業、年輕人和消費者,這個領域恰是傳統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

  江蘇省金融研究院院長吳先滿認為,新金融的出現主要受三方面因素作用:長期以來,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金融需求未能得到滿足;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激發金融服務提供方式的便利化、高效化;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擴內需”政策對普惠金融供給形成倒逼,普惠金融則是新金融的內在要求和發展願景。

  在傳統金融業工作十多年後涉足互聯網金融行業,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感觸很多。“新金融的互聯網化、高效便捷,讓從業者和投資人的互動更加密切。現在經常通過微信群、面對面等方式與投資人溝通,有時投資人半夜還會@我進行諮詢。”在他看來,新金融將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新金融發端于消費領域,借助於互聯網技術引爆金融領域。“新金融出身草根,從市場第一線而來,依靠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動態了解客戶的多樣化需求,不斷進行著金融創新。”吳先滿説。

  新舊動能轉換,有待金融發力

  得益於雄厚的實體經濟基礎,截至2017年末,金融大省江蘇社會融資規模1.52萬億元,新增本外幣貸款1.18萬億元,均居全國第二位。發達的金融市場也孕育出一批優秀的金融企業,然而距離“金融強省”還有一定差距。

  諾貝爾獎得主盧卡斯曾説過,金融隨實體經濟需求的引導而發展,當實體經濟有需求時,金融就自然而然發展起來。當前,江蘇處於由高速度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著力提升創新力競爭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新舊動能轉換之際,迫切需要與之相應的金融支撐。

  蘇寧銀行一項調研結果顯示,在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傳統金融服務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比如,文化、教育、科研、軟體和信息技術、居民服務等5個領域的新興産業創造了全省9.9%的GDP,然而其貸款餘額僅佔全部貸款的1.56%。

  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認為,在傳統金融發達的情況下,發力新金融是推動金融大省邁向金融強省的關鍵所在。“運用各種新科技手段、服務於傳統金融所忽視的新興産業,是新金融的優勢所在。像蘇寧銀行上百筆對公貸款中,沒有一筆房地産企業貸款,也沒有一筆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均投向了實體經濟。”黃金老説,相對低廉的融資成本也是金融強省的重要標誌之一,新金融有助於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實現普惠金融的發展目標。

  作為一家省內新金融標杆企業,開鑫金服綜合年化借款成本已從早期的14.5%降到7.8%,累計支持超過3.4萬家中小企業,服務範圍覆蓋19個省份。在周治翰看來,江蘇有非常好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外部環境,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眾多且非常活躍,但往往因為經營數據不全、缺少質押物等,難以獲得銀行資金支持。新金融可以採取批量化服務的方式,與保險、小貸等專業機構合作,更好地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

  黃金老認為,新金融的發展需形成匯聚效應,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源。浙江的螞蟻金服、網商銀行,廣東的騰訊金融、微眾銀行,很好地發揮了新金融龍頭企業的示範效應,促進了當地新金融發展。

  在新金融的發展中,私募和創投的集聚作用不容忽視。江蘇省高投正全力推動深交所江蘇創新創業企業上市培育基地建設,匯聚更多的金融力量。“公司計劃進一步引入戰略投資,補充發展運營資金,加強新業務板塊搭建。”江蘇省高投總裁董梁説,産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發展、並購重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政策紅利帶來機遇,同時要在積體電路、軍民融合發展等江蘇優勢産業領域探索發揮專業投資管理能力,這方面市場空間很大。

  聚焦實體經濟,打造金融高地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本職。金融的融資仲介、支付清算、信息諮詢和風險管理這四大基本功能,只有落實到服務實體經濟中,才更具現實意義。

  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岷峰認為,最新的科學技術為金融這一古老行業重新賦能,“以物聯網為例,技術重新整合網絡中人、物和金融的信息流,不斷延伸金融服務生産可能性邊界”。2月28日,蘇寧金融宣佈上線區塊鏈黑名單共享平臺系統。這是國內金融行業第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的黑名單共享平臺,基於區塊鏈、密碼學等技術,全力實現黑名單數據的安全、保密和隱私保護。

  黃金老認為,江蘇打造新金融高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創新金融服務模式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金融需求。

  在吳先滿看來,新金融發力於兩端,一是以居民家庭為主的消費端,需要強大的消費場景做支撐;一是生産端,需要將新的技術手段與實體經濟聯繫起來。“江蘇的生産製造體系完備,生産性服務業中的金融需求將借助新金融來‘引爆’。”他説,相比之下,江蘇培育新金融更需在生産端發力,與經濟結構調整、産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合,打出特色牌,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