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需雙向發力 推動電商惠民
2018-03-20 09:19:00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人大代表為深耕電子商務開良方——供需雙向發力,推動電商惠民

  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達5.33億。如何突破瓶頸、進一步推動電子商務規範有序發展,引起人大代表的高度重視,他們分別從供需兩個視角觀察並提出有益建議。

  誠信經營,供需兩側同呼喚

  “電子商務不僅給農村農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已成為互聯網經濟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蘇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生以宿遷為例介紹,全市與阿裡巴巴、京東等知名電商進行深度合作,“觸網”農産品4600余種,數量居全省第一。2017年,宿遷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700億元,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創造了良好機遇。

  但在農村網絡創業如火如荼開展的過程中,李生發現各種新問題也不斷涌現,“特別是不誠信經營問題,因售賣假農藥、假種子、假苗木、假牲畜苗等引發的各種投訴和矛盾日益增多,擾亂了網絡行銷秩序。”

  他分析,産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農村電商戶處於分散或家庭作坊式,缺乏資金來源和抗風險能力,各自為政,加之農村物流體系不完整、科技人才短缺等,容易陷入低價銷售或售假等急功近利的行銷誤區。

  相對於李生關注“供給側”,全國人大代表、南通市亞萍國際購物廣場有限公司董事長陸亞萍則更多從網購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她發現,網購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許多網購者憑著視覺下訂單,等拿到實物後就後悔莫及。若退貨則很麻煩,退款何時到賬心裏也沒數,有的給了差評還會遭到網店謾罵、威脅。“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失信問題直接侵害了廣大網購者的合法權益,也影響著不少誠信經營的品牌企業。”

  “網購維權難。”陸亞萍説,售假網店通常隱蔽性強,不會標明真正的信息發佈地,找不到線下實體。對於這樣的售假網店,摸排查找的成本很高。“所以,採取更有力的舉措進行網購商品打假,維護網購者的合法權益,已經迫在眉睫。”

  加強信用建設,斬斷黑色利益鏈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李生關注的同樣是電子商務誠信經營問題。當時他建議“嚴厲整治電商市場,加大監管和指導力度”。2018年他提出,希望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力度引導和培訓電商産業人員規範經營、提高服務水準。同時,也需加大資金、人才、科技和農村物流等配套基礎設施的投入,為農村網絡創業和電商發展打造良好的發展平臺。

  陸亞萍建議,建立網購公共服務平臺,構建信用支撐體系。“包括提供虛擬市場主體資格認證服務,解決網絡虛擬主體與現實經營實體的身份對應問題,促進交易安全;提供産品信息查詢服務,解決交易中産品信息真實性問題;提供信用信息服務,解決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嚴厲打擊網絡銷售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陸亞萍認為,要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産權、商業欺詐、網絡傳銷等惡意違法行為,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供及時幫助。加強對網購商品品質的監測,及時在網絡上發佈監測信息,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應該合力建起網購商品打假平臺,嚴格把控電商平臺的貨源渠道,不符合要求的商品禁止入駐電商平臺。”

  陸亞萍也注意到,假貨和山寨貨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且假貨背後存在著黑色利益鏈條,有的電商平臺成了賣假貨的渠道。“電商打假任重而道遠,相關部門必須出重拳才能見效,同時也確實需要全社會積極參與。”陸亞萍説,要加強電子商務全流程信用建設,完善市場化評價體系,營造誠實守信的電商發展環境。此外,還可以推出全額賠付、7天無理由退換貨、假一賠三、30天維修等消費者保障計劃,打擊欺詐和售假的電商。

  突破發展瓶頸,推動電商惠農

  同樣關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萬順機電集團董事長周善紅,也從“需求側”入手建言獻策。他發現,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主要集中在“人”和“物”兩個方面。

  “人”的方面,長期居住在農村的群體多為老人、婦女、孩子,而且農民習慣於沿用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電商意識薄弱,沒有接地氣、可持續性的培訓體系支撐,難以獨立完成網購。

  “物”的方面,缺乏對農民有用、好用、用得起的互聯網基礎設備及應用系統。雖然智慧手機在農村的普及率在逐步提高,但其使用功能大多停留在看視頻、玩遊戲,對於“三農”發展的推動作用尚未充分顯現。同時,農村物流體系不健全,産品配送受限,“最後一公里”物流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村電商發展。

  此外,不少企業産品下行渠道單一,造血能力缺乏。它們過多依賴傳統的線下渠道,運營成本高,也不了解農村發展規律和發展現狀,模式不接地氣,存活率較低。所以,當地特色農産品品牌知名度低,缺乏走出去的有效信息通道。

  周善紅提出的思路是:大力推廣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終端普及應用,切實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及信息化扶貧工作開展。具體而言,以戶為單位為農民提供智慧化互聯網硬體工具,通過簡潔的語音操作即可實現服務功能,其作業系統包括為農民提供生産、生活剛需的電子商務下行與上行平臺、便民服務平臺、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娛樂平臺、“互聯網+教育”平臺、種植養殖技術專家直播平臺、醫生遠程問診平臺等。這一閉環的互聯網平臺,將讓互聯網服務在農村的應用更加精準高效。

  周善紅還建議,搭建以村為單位的鄉村電商輔導員與推廣員體系,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體系,足不出村服務村民。構建平臺、鎮、村“三位一體”的物流服務體系,讓地方物流體系、連鎖物流體系、村民交通工具等得到充分應用,解決“最後一公里”及農副産品上行的物流問題,讓更多農民通過參與電商增加收入。此外,電商平臺將上游企業的産品與服務更精準推送到戶,從而降低運營和推廣成本,在讓利給消費者的同時,也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