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集中辦喪、建骨灰堂,清明勁吹生態清風 —— 省地省錢,綠色殯葬不再“小眾”
2018年,江蘇省民政廳以及蘇州市吳中區、海門市等6地(單位)被列為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清明前夕,《新華日報》記者採訪發現,少花錢、少佔地、少耗資源、少污染的綠色殯葬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兜底+普惠 促進服務均等化
3月26日下午,《新華日報》記者在海門市殯儀館看到,6戶人家正在集中守靈的6個大廳分別治喪。沒有吹鼓手,現場莊重靜穆;紙錢放入專門焚燒爐內,不再煙塵紙灰滿天飛。
農民進社區集中居住越來越普遍,集中治喪比在家操辦便利了許多。“每個告別廳門口有電子訃告,親戚朋友來了,獻花、鞠躬、默哀……不燒紙糊的喪葬品,不做道場,殯儀館還獎勵1000元。連頭帶尾3天,大家都一樣,不攀比、沒矛盾。”逝者家屬錢宇飛説。
從城區驅車近一個小時,來到港新區閘中村,這裡投資260多萬元建起一座4600多平方米的殯儀服務中心,專為周邊6個鄉鎮的9萬多居民提供集中治喪服務。
海門市財政給予市民惠民殯葬獎勵1330元,2017年發放了3400多萬元。如今,海門市城區居民100%選擇集中守靈,如果節儉一點,幾千元就可以把喪事辦了。
《新華日報》記者在海門市殯儀館喪葬用品超市看到,這裡還免費提供18種骨灰盒。該市將喪葬用品全部公開招標,350元以內的骨灰盒由政府購買,350-500元的由政府補貼差價,超過500元的由居民自主購買。“80%的人還是明白的,‘買對不買貴’的居民越來越多。”海門市殯管所所長王天華説,通過財政兜底、普惠補貼和均等化服務,綠色殯葬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全省通過推廣集中辦喪和喪葬用品招標,擠壓殯葬業牟利空間。目前,惠民殯葬已實現全覆蓋,僅過去兩年裏,各級財政補貼惠民殯葬費就達8.18億元,人均免除基本喪葬費800元,90%的設區市、縣(市)建立了集中守靈殯儀服務中心。
公益性骨灰堂覆蓋八成鄉鎮
《新華日報》記者採訪發現,省內多數地方已不允許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形式新建墓地。在海門,100%的村都建有骨灰堂,當地經營性墓園已在11年前閉園。
生態葬被稱為殯葬改革“二次革命”,但從“入土為安”到完全生態葬,不可能一蹴而就,骨灰寄存成為一種過渡方式。省民政廳社事處調研員張漢平認為,過渡要幾年還是幾十年,很難説,但這是改革方向。
走進海門市常樂鎮中南村新建的骨灰堂,小小的院落樸素寧靜。對骨灰寄存,村民從排斥、認可到現在已成為習慣。目前海門217個公益性骨灰堂基本由財政和村裏“能人”共同籌資建設。中南村的骨灰堂由市、鎮分別給予10萬元補貼,村裏再拿出20萬元,其餘220萬元由從村裏走出去的企業中南集團出資建造,不向村民收取任何費用。
海門市民政局副局長石磊介紹,以前村裏人祭祖得去田裏上墳,現在室內葬乾淨整潔,節約用地,一個家族的放在一列,祭掃更方便。建骨灰堂,僅海門一地一年就能節地40畝,放到全省一年可節地2000多畝。
“從地下到地上,從入土到寄存,這是少佔地的典型方式。”張漢平介紹,目前全省大部分地方都制定出臺了節地生態安葬獎勵政策,兩年共投入資金17.17億元。82%的鄉鎮新建了立體式骨灰存放設施,參加節地生態安葬的比例提升到70%。
守護青山 不越“紅線”一寸
驅車沿蘇州市吳中區旺山、清明山一帶採訪,遠看青山蔥鬱,走近才發現山林裏全是墓地。當地人説,吳中區坐擁五分之三太湖水域,蘇州8800多平方公里山林集中在此,青山資源多,導致40多年前這裡每個山頭都有墓。
6300畝存量墓、150萬穴已安葬墓地、300萬掃墓大軍……這些數字背後,青山白化,資源告急。痛定思痛,吳中區出臺嚴格“五不政策”:確保全區殯葬領域安全責任措施到位,不發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不新增一平方米的公墓用地;不違規建設一處大墓、豪華墓;不發生一例違規銷售事件;不新增一處散墳。
“這是界樁,不能非法越界一寸。”在胥口鎮新麓墓園,吳中區民政局副局長王麗琴告訴《新華日報》記者,當地民政、國土、園林等部門聯手,在37座墓園內聯合安裝GPS定樁定位系統,進行“圍欄管理”。全區域劃定邊界紅線,一個墓園設有100多個界樁,衛星遙感聯網監控,一旦發現過界,立即制止問責。
吳中區還在全國率先探索現代葬法,嘗試將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創新是針對這一代年輕人,讓個性化的喪葬文化真正引導實行零污染零佔地的生態葬。”王麗琴認為,扭轉傳統的入土為安觀念,新取代方式必須令人接受,她設想的未來骨灰存放地,遠看要像圖書館,近看是檔案館,進來是藝術館。
“讓逝者有尊嚴、讓生者得安慰,只有文化認同,才能産生價值認同、産品認同。”張漢平説,綠色殯葬從小眾到全省50%節地葬率,江蘇用了十幾年時間,推行不保留骨灰的生態葬還將是一個漫長過程。而注重生態和生命禮儀,將是綠色殯葬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