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朱遠明 通訊員 石亞楠 程遙):近日,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司法廳、江蘇省環保廳等6部門聯合在宿遷召開“德法涵養文明·共建綠色生活”活動動員部署會,推廣宿遷德法共治建設“綠色村居”的經驗。
近年來,宿遷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江蘇生態大公園”的發展定位,在“綠色村居”建設中,注重村(居)民的德法涵養,在潛移默化中灌輸綠色發展理念,在點滴積累中涵養綠色文明習慣,在法律服務中保障綠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環保已成為村(居)民的生活理念和行為準則。
強化普法宣傳,讓綠色理念深入人心。在“綠色村居”建設中,該市切實發揮法治宣傳教育職能,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主動把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納入“七五”普法規劃,帶動各部門深入村(居)開展生態文明法治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活動。開展“普法進萬家”“法治宣傳村村行”等專題普法活動,把《宿遷綠地保護條例》、“宿遷文明20條”作為重要內容,深入鄉鎮、村(居)廣泛宣傳,著力加大環境保護、生態文明等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有效增強了群眾的環保意識、法治意識。將生態文明、環境保護作為文明村鎮、法治文化建設示範點、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等創建的重要內容,2017年新創成市級法治文化建設示範點11個、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範點11個,法治文化設施處處見法見德,有效促進了全民法治意識和環保意識的同步提升,從而為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建設“綠色村居”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輿論氛圍。
強化德法引導,讓綠色生活成為風尚。該市在“綠色村居”建設中,按照規範管理、設施建設同步的思路,一手抓德法共治,通過廣發動、重管理、促互動,不斷提升群眾主動適應綠色生活的意識;一手抓公共産品供給,通過補短板、強基礎、優服務,讓群眾在享受更高品質生活的同時,習慣於生活在更加整潔、更加綠色的環境中,自覺做“綠色村居”的建設者、維護者。2017年8月,泗洪縣曹廟鄉盛圩組蔣守富等6名群眾,一起來到鄉司法所,反映村民張賢的養殖場長期積存糞便,污染嚴重,影響當地村民正常生活,要求司法所幫助解決。司法所所長朱昂梓、專職調解員韓發品立即趕赴村裏了解情況,並與派出所溝通,請求幫助,一同解決張賢養殖場污染問題。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反復宣傳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介紹有關典型案例,終於使張賢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迅速對積存的糞便進行了清理,並按“263整治方案”整改到位。
強化法治服務,讓綠色發展底色更濃。該市在“綠色村居”建設中,堅持把法律服務作為基礎環節,把公平、公正作為生命線,通過及時、高效的法律服務,不斷夯實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基礎。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環境污染治理、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等方面,開展以案釋法活動,發佈典型案例讀本,面向群眾免費贈閱,通過“身邊案”教育“身邊人”,有效增強了群眾的環保意識。2017年以來,已編印以案釋法宣傳資料10萬多份,通過送法下鄉等形式,發放到群眾手中。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態建設及環境保護法律服務團,主動為綠色發展、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等工作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共辦理涉及環境保護法律服務案件320多件,為環境保護提供了及時、高效的法律服務。大力推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著力構建環境保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及時發現、有效化解環境保護方面的突出問題和重大隱患,引導和幫助群眾通過法律渠道解決環境糾紛,共調處環境保護類矛盾糾紛60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