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努力打好“三大攻堅戰”
2018-04-17 10:01:31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防範重大風險 推進精準脫貧 加強污染防治 努力打好“三大攻堅戰”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就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提出明確要求,要有效防範化解債務風險,繃緊防範化解債務風險這根弦;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

  推動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取得明顯進展,加大精準脫貧力度,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是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後必須邁過的三道關口。在高品質發展上走在前列,是江蘇這個東部發達省份理應承擔的重任,也是江蘇放眼未來必須打好的戰略主動仗。

  堅持底線思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在“三大攻堅戰”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居首位。其中,金融風險是當前最突出的重大風險之一。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堅持堵疏結合、有序化解、標本兼治。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系統義不容辭的責任。”人行南京分行行長郭新明説,推動金融高品質發展,需要發揮金融委的作用,控制宏觀杠桿率,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實現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産、金融體系內部良性循環的協調性金融發展,實現不囿于托底經濟高速增長壓力的集約型金融發展,以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包容性金融發展。

  江蘇省銀監局局長扶明高認為,江蘇是金融大省,但還不是金融強省。當前,全省金融體系的風險總體可控,但由於多種原因,仍處於風險易發多發期,非法集資隱患、個別地方債務等風險依然存在。打好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需要堅持標本兼治,疏堵並舉,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一項一項抓落實,在整治金融亂象、防範處理非法金融活動、進一步服務好實體經濟等多方面發力。

  金融與經濟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有利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3月2日,江蘇省興化市人民法院金融巡迴法庭正式成立,這也是江蘇省首家“全覆蓋”金融巡迴法庭,實行金融案件集中管轄,整合“刑、民、商”等法律,並構建專業化審判模式,採用“全案要素式+類案集中審+簡案當庭判”審理模式,將為提升地區金融誠信指標、打擊破壞金融安全犯罪、促進金融服務地方發展提供一個更為規範和專業的審判機構。

  江蘇省金融辦主任查斌儀認為,在各類風險案件訴訟審判中,金融案件往往工作量大、審判時間長,組建金融法庭,有利於提升案件審理審辦效率,提高執行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一項系統化工程。既要堅決打擊非法集資等事關百姓資金資産安全的非法金融活動,對地方金融組織清理整頓、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一般工商企業排查、融資廣告類發佈等保持高壓態勢,同時也要疏通金融服務百姓生活、流向實體經濟的渠道。”他説,以服務實體經濟來防範風險是最根本路徑,關鍵在於如何將更多的金融活水引入實體經濟。目前,我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正在試運行,未來將配套設立省級徵信服務公司。

  深化機制創新,推進精準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誌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省委農工辦(省扶貧辦)主任趙旻説,對照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根據《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指導意見》等,我省準備從以下五方面抓好貫徹落實——

  著力推動因病因殘致貧返貧問題的解決。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相互銜接的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多重醫療保障機制,全面落實低收入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10%的政策;省級財政通過調整扶貧資金使用結構,進一步加大對參加農村基本醫保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個人繳費部分的補助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由財政資金支持的精準扶貧醫療補充保險;學習借鑒無錫等地的做法,利用政府資助、社會捐贈、集體出資和群眾自籌資金因地制宜建立鄉鎮或村級醫療互助機制,引入有成熟技術的第三方管理等,讓低收入人口敢看病、看得起病。

  加大重點經濟薄弱村幫扶工作力度。對“四低一高”重點經濟薄弱村,主要通過加強村級“兩委”班子建設、推進改革創新、培育特色産業等措施,切實增強內生動力。整合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等資金,確保每個重點經濟薄弱村省級財政補助資金達200萬元,切實增強發展能力。

  全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實。以2018年“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為契機,開展一次政策落實情況大排查行動,突出強化“三保障”措施落實,對全省所有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三保障”落實情況逐項對照檢查核查,及時發現政策落實存在的突出問題。

  全力加大應對返貧工作力度。在到戶、到人核查定位落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區分因病、因殘、因災、因學和缺技術、缺項目、缺勞力等致貧原因,制定和實施具體幫扶計劃,明確進度、倒排時間,確保返貧農戶穩定增收脫貧。

  深化扶貧開發創新,大力推進資産收益扶貧。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重點經濟薄弱村為主,穩步推進搬遷扶貧,實施整村推進、整體搬遷、集中居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同時,針對江蘇省扶貧領域存在的作風問題,以開展“三查三治”為重點,以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以過硬作風贏得精準脫貧過硬成果。

  聚焦“三大戰役”,強化污染防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加強荒漠化治理和濕地保護,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

  3月23日,江蘇省環保廳召開全省環保系統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視頻會議,部署貫徹落實工作。廳黨組書記王天琦指出,我省要以“生態環境高品質”為導向,以“263”專項行動為突破,以落實環保“黨政同責”為保障,聚焦治氣、治水、治土“三大戰役”,強化源頭防治和監管執法,更大力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更大幅度改善生態環境品質,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作為環境監測工作者,要運用高科技裝備和現代化監測手段,實現傳統環境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轉變,進一步提高數據品質,及時發佈信息,強化民生監測,提供統一、完整、實時、科學的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確保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有的放矢、精準發力。”江蘇省太湖水質監測中心站站長胡冠九説。

  江蘇省環保廳大氣處副處長張祥志表示,2018年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將緊扣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全省煤炭消費量要比2016年減少1800萬噸;繼續關停一批化工企業並開展非電行業氮氧化物的深度治理;進一步推廣新能源汽車,大力推動城市電動公交發展,南京、蘇州等市試點推進電動公交車全覆蓋。

  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並非一蹴而就。專家們提醒,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入,當前更應重視“肉眼看不見”的致污因子。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朱曉東告訴記者,眼下易造成空氣品質不達標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臭氧超標,這歸根結底源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超排。當前省內仍有企業雖配備相關回收裝置,卻並未按要求投入使用,“環保督察執法的力度還有必要進一步提高”。

  在江蘇省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克強看來,深入推進污染防治工作,對環境治理中“認識與行動”“治標與治本”“短期與長期”關係的有機統一提出更高要求。環境破壞不是一天造成的,環境修復也不能只看表面。不論社會引導、決策制定還是官員考核,都應遵從長期推進的思路,拿出系統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