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以墻為軸開展綜合整治推動活化利用 讓明城墻成為“民城墻”
“明城墻不僅是南京的獨特地標,更是世界級文化名片。”4月15日,南京市市長藍紹敏調研明城墻保護和利用時説,南京一方面要以申遺為目標,加強城墻原真性保護修繕;同時又要做到不唯申遺,推動城墻活化利用,做出“眼睛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的精品力作來。
南京將以明城墻為軸推動環境綜合整治和景點整合開發,打造令市民和遊人心向神往的“民城墻”。
世界最大城池,牽頭聯合申遺
南京市文物部門負責人説,明城墻全長35公里,現存25公里,是世界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都城城墻,建造依山傍水、因形隨勢,四重城墻舉世無雙,蜿蜒起伏于自然山水之間,其規模之最、體量之大、設計之新、佈局之奇、形狀之特、內涵之豐,都堪稱古代城墻傑作。
為此,2006年和2012年,南京城墻兩次列入我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預備名單。2014年7月,南京聯合西安、興城、荊州等城市聯合申遺。然而從2016年起,世遺申報規則發生變化,從2018年起,一個締約國每年只能申報一項世界文化遺産或自然遺産,並向沒有世遺或遺産很少的國家傾斜,這對世遺較多的國家來説,申遺難度加大。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申遺熱情高漲,除了2018年、2019年國家申遺項目已確定外,寧夏西夏王陵、雲南普洱景邁山古茶園、江南水鄉古鎮等項目也正竭力躋身申報行列,南京領銜的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遺,遺産體系完整,優勢突出,但面臨的競爭也很激烈。
讓市民走近城墻,讓遺産融入城市
“申遺,不只是為城市贏得一塊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承擔文物保護責任,讓文化遺産造福城市和市民。”有關專家説,如果回到這個“本源”和“初衷”上來,城市就應對申遺抱有理性和務實的心態,既要積極爭取申遺,把文化遺産保護好,又要注重文化遺産與城市、與人的關係,彰顯城市文化底蘊,融入現代城市生活。
因此,南京一方面按照“申遺節奏”,做好明城墻保護修繕、遺址展示,一方面又“不唯申遺”,擴大明城墻周邊環境綜合整治,以明城墻為軸整合串聯周邊景區。市建委主任吳煒説,結合明城墻風光帶建設,老城南、玄武門—太平門城墻段建築立面出新,富貴山至中山門段的棚戶區拆遷改造。根據《南京市城墻保護條例》,30米至50米範圍內拆遷地塊可新建高度不超過城墻的建築,富貴山拆出的2.32萬平方米空地,大多位於城墻30米範圍之外,仍然放棄商業開發,全部建成遊園綠地,讓市民走近城墻,讓遺産融入城市。
城墻兩側的道路、河湖雖非“城墻本體”,卻是“明城墻周邊環境”的組成部分,南京一併列入整治範圍。秦淮區委書記林濤介紹,他們2017年對整個月牙湖片區推行雨污分流,月牙湖整治為四類水,清淩淩的湖水讓中山門段城墻更具風采。2018年,他們將在象房村建設凈水廠,讓十里秦淮恢復“水清岸綠”,加上中華路、馬道街、長樂路出新改造,使整個城南成為一個大景區。
比學趕超西安,打造“精品力作”
明城墻保護整治,南京由線到面推開,但是活化利用,還只是“開了個頭”。市文廣新局局長刁仁昌介紹説,2013年前明城墻僅開放中華門、臺城、閱江樓三個點2公里,後來拓展到全線22公里,其中收費開放城墻段5個,免費開放3個,2017年遊客量255萬人、門票收入3600萬元。相比之下,西安城墻積30年打造,已成為世界知名景點,去年接待遊客350萬人次,門票收入、大型實景演出均近億元。
“其實無論從規模還是規制看,南京城墻都不遜於西安。”南京市文物部門介紹説,西安13.74公里城墻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複製,而南京2/3是原城墻遺存。由於城建影響,南京城墻被分成7段,雖然每一段風景都“可圈可點”,但城墻道路“走不通、走不平”,南線“一線天、城無樓”,未能像西安城墻那樣全線貫通,組織旅遊線路和産品開發。
“振興城墻旅遊,需要結合南京自身特點,系統化推進。”藍紹敏説,明城墻的一些重要節點,如中華門段城墻,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甕城,從城墻上看城南,再下來到大報恩寺、老門東、夫子廟,一天都逛不下來。再如臺城、富貴山—中山門段城墻,山水城林一體,近看鍾山莽莽,周邊景點眾多,關鍵是強化節點形象,豐富線路組合,提升旅遊可達性,打造出標誌性、震撼性的旅遊産品來。
做強明城墻旅遊,南京有望在城南“率先突破”。市規劃部門透露,中華門內將建設城墻博物館,秦淮河上增設兩座車行橋,以保護長干橋洞穿中華門的“禮儀軸線”,門外將“填充”建初寺、越城天地等旅遊項目,外秦淮進行景觀提升,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後,中華門地區將形成水陸空三條旅遊線、山林城河碑塔一體的世界級文旅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