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朱遠明 通訊員 李冰 陳俊): 4月上旬,一份由江蘇省張家港市委辦、市府辦印發的文件《關於支持檢察機關全面開展行政檢察監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下發到了全市各鎮黨委政府、部委辦局以及市直屬各單位、各條線管理單位。《意見》著眼于對檢察機關開展行政檢察監督工作的支持,從六個方面明確了具體要求:一是充分認識檢察機關開展行政檢察監督的重要意義;二是明確檢察機關開展行政檢察監督工作要求;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機關辦理檢察建議工作程式;四是支持配合檢察機關行政檢察監督工作;五是推動建立行政檢察監督工作協作配合機制;六是努力營造支持檢察機關開展行政檢察監督工作的良好氛圍。
以黨委政府的名義對單項工作提出支持意見並不多見,而以兩辦發文的形式支持檢察機關開展行政檢察監督在江蘇基層縣市範圍內尚屬首例。
張家港市委書記朱立凡表示:“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法治的保障和護航。積極推進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張家港市一項事關全局的大事,檢察機關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依法開展對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和提起公益訴訟工作,有利於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和嚴格執法,有利於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和社會公平正義,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張家港市長黃戟表示:“自覺接受各方監督,嚴格行政問責,是張家港市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舉措。檢察機關開展行政檢察監督工作,一方面是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責所在,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在幫助市政府監督行政機關、服務市政府促進依法行政。從近年來的工作實踐上來看,檢察機關堅持依法規範履職,在監督違法行政、服務依法行政、預防行政違法上起到了積極作用,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服務和保障。”
張家港是長江下游南岸一座港口城市。在張家港精神的激勵指引下,張家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贏得了一張張醒目的城市“名片”:全國百強縣前三甲、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首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首批全國生態城市等。在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決策部署下,張家港市委市政府也鮮明提出“爭創法治建設全國先進縣市”的目標,響亮喊出“使法治成為我市繼文明之後又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的號召,並推出了一系列舉措,這次兩辦聯合發文支持檢察機關全面開展行政檢察監督,再一次彰顯了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決心和態度。
這種決心和態度,從《意見》規定的內容中已可見一斑。《意見》規定“檢察建議的辦理和回復需由主要負責人簽批”“行政機關收到檢察建議書後五個工作日內應與檢察機關進行溝通聯繫”“行政檢察機關要根據檢察機關要求提供與監督事項有關的卷宗、檔案、文件等資料,配合檢察機關調查、詢問”,為提升檢察建議的執行力掃清了障礙。《意見》明確“加快推進市政府法制機構、行政執法機關與檢察機關的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探索運用大數據智慧化技術搭建行政違法風險預警平臺”,為推動建立行政檢察監督工作協作配合機制提供了路徑。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張家港市檢察院行政檢察監督和公益訴訟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成效已經逐漸顯現。
東沙地處張家港東部與常熟交界處,這裡由長江沙洲積漲延伸而成的,灘塗密布。地處交界,又是荒灘,無論生産還是生活,這塊地方都不是適宜的選擇,但誰能想到這裡卻遭到了不法分子的覬覦。2016年3月的一天,幾輛滿載紅色“渣土”的卡車停靠在一片灘塗邊,一會兒工夫,紅色“渣土”傾倒而出,僅經簡單掩埋,就遺留在了灘塗上。經群眾舉報,公安機關對此立案偵查。原來,這些紅色“渣土”是來自家外省某企業的礦渣。除在東沙填埋的1000余噸,這家公司還雇傭人員還利用同樣手段在張家港其他處填埋、堆放礦渣共計2000余噸。經鑒定,這些礦渣料含有鎳、鉻等重金屬物質,而這些物質具有浸入毒性和腐蝕性,通過土壤和地下水質污染,對當地環境危害極大。在追究當事企業及相關責任人員刑事責任的同時,如何對已污染的環境消除影響、進行修復,以保證當地自然環境和群眾的健康安全,是檢察機關需要運用監督職能進行思考的問題。張家港市檢察院積極收集調取相關證據,多次督促環保局及時履職,委託相關專業機構對廢渣傾倒、填埋地環境進行損害評估,最大限度的降低破壞影響、修復自然環境,並取得階段性成果。2016年11月,在張家港市檢察院的參與、監督下,市環保局與當事企業就環境損害修復、賠償等問題進行多次磋商。2018年2月,當事企業與廢渣傾倒所在的南豐鎮政府簽訂環境損害修復賠償協議,按照專業機構評估報告結論,支付環境損害賠償修復資金,共計人民幣1600余萬元。同年3月,張家港市檢察院再次就環境修復工程規範開展、資金管理等問題向市環保局、當地鎮政府發出檢察建議,提出意見和建議。目前,當地鎮政府作為工程修復實施主體,已經制定工作方案並著手開展招標,相關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開展中。
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前置程式,也是對行政機關開展行政檢察監督的重要方式。近年來,張家港市檢察院先後向環保、國土、規劃、水利等部門發出檢察建議10余件,積極促進相關問題有效解決。2017年4月,張家港市檢察院的檢察官們通過調查了解到,一家奶業公司的奶牛養殖場排污造成周邊河道的嚴重污染,隨即對此進一步展開調查。他們查看了污染現場、調取了這家奶業公司的涉環保行政許可資料、詢問了相關負責人。經調查發現,該奶業公司在開業之初的環境影響評價中程式和範圍上存在不規範情形。為了防止危害的持續存在,張家港市檢察院依法向市環保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市環保局督促該企業進行整改。後經鎮政府、市環保局和鎮綜合執法局共同努力,完成對該奶牛養殖場的動遷工作,企業得以持續運營,排污問題得以解決,相關河道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當地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行政執法涉及領域眾多、行業廣泛、行政執法權配置複雜,從中發現行政檢察線索非常不易。為了更加有效的收集行政執法信息、發現行政檢察線索,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張家港市檢察院先後與市政府法制辦聯合製發了《關於在行政執法監督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與市環保局制發了《關於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等規範性文件,在市環保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了派駐檢察官辦公室。這些措施有力擴展了檢察機關行政檢察信息收集渠道,提高了行政檢察監督的效率。同時,張家港市檢察院還參與到市政府法制辦對相關行政機關多次綜合執法檢查中,對檢查中發現違法、違規行使職權的檢察線索,及時提出糾正意見並督促相關單位整改,有力促進相關行政機關的行政執法水準提升,也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貢獻出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