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本報記者走近江蘇“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火紅青春,在科技“雙創”中燃燒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大潮中,青年是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五四”青年節前夕,《新華日報》記者走近江蘇2018年“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代表。“年輕,沒有理由不奮鬥”,是他們對青春的共同注解。
自砸鐵飯碗,創業掘金人工智能
2017年,28歲的楊帆創立的南京甄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視科技)拿到了B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2億美元。他帶領的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年輕人白手起家,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掘到第一桶金。
“我經常淩晨四五點才睡覺,可我沒有黑眼圈哦。”楊帆笑言自己是個很有執行力的人,“找到方向,然後執行”。在創業前,楊帆就職于南京江寧科技創業投資集團,任資産管理公司總經理,主導的股權債權項目資金累計達數十億元。2015年,他偶遇一支AI項目和前沿團隊,讓他産生強烈興趣。他立刻砸掉自己的“鐵飯碗”,帶著四個人,自己出資18萬元,又借來32萬元,在江寧一個不到80平方米的民宅中註冊成立小視科技。
“世上本沒有‘鐵飯碗’,無論什麼工作,做好了都是‘鐵飯碗’。”楊帆創業之初很辛苦,“下雨天,屋頂漏雨,大夥拿著臉盆接水。很多次融資遇阻的時候,我也曾絕望無助。”但楊帆始終堅信自己的眼光,“現在一般的科技型公司和奶茶店並沒有本質區別,它們的管理、平臺的模式創新不具有競爭力,如果不能突破技術壁壘、行業壁壘,發展空間極其有限”。
“從晶片的模組到集成、終端,我們都用自主産品。”楊帆介紹,小視團隊開發的“靜默活體識別”技術,只需通過用戶隨機微表情,計算機就能判斷是否為“活人”操作。小視科技現已擁有國際上最大的微表情識別庫,構築起立體式的生物識別防線。楊帆説:“我希望在未來,語音、靜脈、虹膜,人體任何一個維度的特徵都能成為你的ID。”
目前,“小視科技”正以圖像識別與大數據分析為切入點,佈局上下游産業鏈。“我們借助人臉識別結合互聯網大數據,為網約車平臺、迪士尼公司進行僱員的風險評估,為銀行、互聯網金融等領域解決用戶風控痛點,為辦公大樓、酒店、社區、機場提供安防解決方案,為大型商圈提供客戶識別和統計。”楊帆自豪地説:“你可能沒聽説過我們的産品,但你住過的酒店,約過的計程車,都有我們的身影。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小視科技已開始探索海外市場的合作和應用,已與世界500強金光集團就印尼國家大數據平臺建設展開闔作,預計將創造約億元的凈利潤。
青年力量,讓中國超算世界領先
“晶片之戰最近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相信我們一定能有所作為。”這些天,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副主任付昊桓為“中國芯”的發展暗暗鼓勁。
2017年11月14日,在美國丹佛舉行的全球超級計算大會公佈的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 “神威·太湖之光”第四次登上全球超算500強榜單榜首位置,實現四連冠。這台電腦算一分鐘,相當於全球72億人,每人拿計算器不間斷地算32年。當時,負責運營“神威·太湖之光”的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副主任付昊桓才35歲。
從北京到無錫工作,付昊桓克服了與家人分隔兩地的困難,帶領年輕的研發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我們的團隊特別年輕,90後科研人員是團隊的主要力量,雖然他們經驗欠缺,但有拼勁和幹勁,大家互相鼓勁,一定要讓中國超算進入到世界領先行列。”
讓付昊桓團隊幹勁十足的原因之一是,2015年美國針對中國4家與超級計算相關的機構實施晶片禁運,這對當時國內另一台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的系統升級造成巨大影響。但美國人沒想到的是,一年之後,“神威·太湖之光”橫空出世,成為世界第一,而且是中國産的世界第一,這對美國禁運是一個強有力的回擊。
這個世界第一的超級計算機是正宗的“中國芯”。整個機器從CPU的設計、主板的設計到整個集成技術的設計,都是自行完成,所有系統都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慢慢形成自己的技術力量。付昊桓説:“由上海高性能積體電路中心自主研發的晶片,一點不比國外的差,而且更加綠色高效。每消耗一個瓦特,我們能提供6個G的計算力,比美國最頂尖的系統高效3倍。”目前,已有上百家研究單位利用“神威·太湖之光”做“算題”,涉及天氣氣候、航空航天、海洋環境、生物醫藥、船舶工程等多個應用領域。
走出實驗室,做食品安全“守門員”
2009年,80後科學家匡華回到她的母校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開始食品安全與品質控制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全面提升我國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是國家的重大需求。讓好的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成為我工作以來最重要的夢想。”她説。
匡華對食品中污染物的現場、快速檢測技術和器件展開研究,研製出可在田間地頭、菜市場現場檢測農藥、重金屬、抗生素等殘留的試紙條和試劑盒,檢測成本不足五毛錢,檢測時間不到5分鐘。“目前,部分檢測試劑如真菌毒素、抗菌劑類檢測抗體獲得歐盟、美國等生物檢測企業的青睞,成功走向國際市場。”匡華介紹説,這些快速、廉價的檢測方法和産品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0余件,填補基層一線食品檢測能力的空白,有效改善食品檢測依賴實驗室高端進口設備的現狀。
從實驗室科研到市場應用,並非一帆風順。匡華舉例説,對牛奶中抗生素污染物的檢測,經常出現假陽性的問題。後來他們專門去企業調研,發現不同季節、不同地域的牛奶,成分産生的基質效應差異很大。最終,他們通過收集不同季節的原奶,分析其中糖類、蛋白和脂肪等成分,在抗體篩選過程中,引入“人工模擬物”基質,極大地提高了抗體試劑的耐受性和穩定性,滿足了實際檢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