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教育界“牽手”産業界深度對接 潘安湖,生態修復的一個樣本
5月7日,江蘇教育界與産業界對話對接活動——“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在中國礦業大學舉行。省教育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和來自全國資源型城市、全國大型煤礦企業集團代表及南大、東大、中礦大、江蘇師大等高校負責人,圍繞“創新引領發展、産教深度融合、推進城市轉型、共建美麗中國”的話題,進行深入研討。
“産教融合”下的生態修復樣本
“鷺影飛舟何處飲,池杉岸柳初成蔭。潘安五月雨蛙鳴,璀璨榴花千里沁。”5月的潘安湖美不勝收,潘安湖生態修復是徐州轉型發展的一個樣本。
中國礦業大學校長葛世榮告訴《新華日報》記者, 早在2008年,中國礦業大學就與德國知名工業大學、企業聯合成立“中德能源與礦區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被譽為“中德科技合作的典範”。2013年,在中心平臺上又建立了江蘇省“老工業基地資源利用與生態修復”協同創新中心,組建徐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院。此後,學校協同徐州市國土資源局、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等一起,在潘安湖採煤塌陷區綜合整治中,開展多項科技攻關。
“塌陷區綜合整治涉及採礦工程、測量工程、生態修復、土地復墾、景觀生態學和土地科學與技術等多個學科和技術。一個區域的治理,精準測繪是基礎,科學規劃是關鍵。”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執行院長張紹良説,“礦大在這方面有獨特的技術優勢”。
“進入新時代,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生態與環境保護、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成為國家重大命題,後採礦時代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亟待攻克的難題。”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波説,中國礦業大學與地方、企業合作完成了採煤塌陷地治理,打造了風景秀麗的潘安湖,更為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和全國採煤塌陷地的治理提供了“潘安湖方案”和“徐州樣本”。
高校成果缺乏高效轉化平臺
江蘇科教資源豐富,如何持續不斷地把高等教育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
“對話對接活動,把教育界、産業界聯繫到一起。”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説,産業界向教育界拋出問題、推動科學發展,教育界向産業界拿出成果、服務經濟發展,雙方互通有無、協同創新,“希望高校和企業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積極開展協同創新,促進各類創新資源的統籌、整合、開放、共享。”
“當前,我國還面臨著重大科技瓶頸。”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認為,我國企業科研實力不足,自主知識産權較弱,商業模式創新多、核心技術革新少的問題始終存在,“高校要注重發揮優勢特色,調整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定位,專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承擔起原創引領的重任。”
在環保領域,技術創新對産業發展帶來的推動作用也越加明顯。“環保産品從生産過程到産品功能都對科學技術有強烈的依賴。”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于紅霞説,沒有高水準的環保技術,不可能有高水準的環保産業,環保産業的競爭力主要來自環保技術的創新。“目前,全省環境技術專利數量等多項環保技術指標全國領先,研發經費投入達到全國的26%。”
“我們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還尚不健全,尤其缺乏高效的轉化平臺和技術市場仲介服務。”于紅霞説,國外高校成果轉化實踐已經走在前列,發達國家高校通過設立“技術轉移辦公室(TTO)” 來開展技術轉移轉化工作,“希望與教育部門共同探索高校與政府供需融合,進一步創新成果轉化與評價新機制。”
創新産教融合體制機制
徐州的“華麗轉型”,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也讓更多高校、企業和地方政府看到“産教融合”所産生的巨大動能。
“2017年5月,南京大學成立創新創業與成果轉化工作辦公室。”南京大學雙創辦主任高新房介紹説,到目前為止,南京大學已建成26個校外政産學研平臺。實現促進産業發展與學科發展的良性循環,“已累計孵化企業30家,累計服務企業1000余家,帶動輻射區相關産業産值36億元。”
與會專家學者呼籲,“産教融合”能在創新體制機制上有所突破。東南大學教務處處長孫偉鋒説,校企聯合培養人才,需要構建新模式,致力於培養卓越創新人才,強化校校、校企、校地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積極吸引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投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校企聯合,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實施培養活動、共同建設培養基地、共同進行評價考核。
本次大會上,為進一步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對接實體經濟,南京大學、河海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10所江蘇高校資源環境類的協同創新中心將成立資源環境類協同創新中心聯合體。此外,還有7所高校與12家政企代表分別簽訂政産學研合作協議。
大會發佈了《潘安湖宣言: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行動計劃》,與會國內資源型城市、企業界代表,省內高校、科研院所代表攜手應對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