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明年1月,醫保待遇從此“城鄉一體”
2019年1月起,南京市將實行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待遇和大病保險待遇,新農合將成為歷史。在5月10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愛民對《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進行了詳細解讀。
兩項制度30多項待遇差異將進行整合
南京市原居民醫保2007年建立,覆蓋六城區居民,參保122萬餘人,由市人社局負責組織實施。原新農合2003年建立,覆蓋棲霞、雨花臺兩區的部分居民和新五區居民,參合171萬餘人,由市新農合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的出臺,標誌著南京市正式建立了城鄉一體化的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陳愛民介紹説,目前,市人社局正在進一步細化整合措施,確保2019年1月起實行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待遇和大病保險待遇,真正實現覆蓋範圍、籌資政策、待遇保障、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和基金管理的“六統一”。
市人社局梳理髮現,原居民醫保和原新農合兩項制度存在30多項政策待遇差異,下一步將對這些差異進行整合。原兩項制度合理化政策就高優化。30多項政策中有近20項差異化政策,在綜合測算後擬全部統一就高設置,如統一藥品目錄、診療服務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3個目錄範圍;統一住院、血友病門診、精神病門診等保障待遇;增加生育産前檢查及住院分娩保障待遇;提高統一基金支付上限並建立連續繳費年限激勵機制,同步統一大病保險政策待遇等。新政策將對部分群體針對性傾斜精准保障。擬保留並統一80歲以上老人門診、住院傾斜政策;重大疾病及基層部分手術醫療費用定額結算政策;艾滋病免費用藥等。
另外,對差異較大政策綜合平衡彌合差異。重點整合了老百姓感受最直接的3項門診政策,統一門診統籌待遇,保障日常多發病的門診醫療費用。建立門診高費用補償政策,在門診統籌待遇基礎上,對高額門診醫療費用進行進一步的補償。提升門診大病待遇,重點保障惡性腫瘤、血透、腹透等重、特大疾病門診醫療費用,在原城鎮居民醫保門診大病病種基礎上,將血友病納入門診大病保障範圍,增加再生障礙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病種待遇。
新農合人員保障品種與範圍擴大
陳愛民介紹,原居民醫保和原新農合兩項制度整合後,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準總體上得到優化提高,特別是對原新農合參保人員來説,整體水準提高程度高於原城鎮居民。
新制度的參保範圍覆蓋城鄉所有居民,不再區分城鎮和農村戶籍,除職工醫保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包括老年居民、其他居民、學生兒童、在校大學生等,執行分類分檔繳費,體現權利義務對等。新制度將與職工醫保實行統一目錄範圍。參照城鎮職工醫保,統一城鄉居民醫保藥品目錄、診療服務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範圍,特別是國家新增包括腫瘤靶向高費用藥等361種藥品,對原新農合人員來説,藥品從1000余種擴大到近3000種,保障品種與範圍顯著擴大。
定點醫院數量增至1000余家
陳愛民説,門診大病政策上,原新農合人員實際保障水準大幅提高,預計實際報銷比例將提高15—40個百分點。住院待遇水準總體提高。原七區新農合住院政策主要向區內基層醫療機構傾斜,市區三級醫療機構在報銷比例及可報範圍上相對較低,整合後住院保障待遇將普遍提高。經初步測算,各級醫療機構的實際報銷比例將平均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
新制度將實施統一大病保險制度。大病保險制度是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重要補充。在已享受城鄉居民門診大病和住院待遇、職工醫保門診特定項目和住院待遇基礎上,所發生的自付的醫療費用在起付標準2萬元以上部分,大病保險支付50%—70%,60%—80%,不設報銷上限。
整合後,原新農合與原居民醫保定點醫院全部納入醫保定點,定點醫院數量增加至1000余家,遍佈全市城鄉各個街鎮、社區(村),參保人員就近就便就醫就診,也可在全市範圍內實行首診轉診,並享受即時刷卡就醫結算等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