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農村,因路而變化;發展,因路而提速。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使農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同時也帶動了農村一、三産業結構的優化調整。”6月11日,南通海安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鄧加忠在接受“四好農村路”主題採訪活動時説。
鄧加忠介紹,目前,海安高新區農村四級公路總里程達230公里,其中,2016年起實施的農村道路提檔升級工程已完成50公里,水泥路路面寬度由原來的3.5米拓寬到6米,農路規模由“線”成“網”,道路品質由“通”向“好”,在極大方便了群眾的交通出行,優化了農村人居環境的同時,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海安金盛熱交換器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陸強對家鄉道路的變遷深有體會。他説,2001年該公司建廠的時候,門前還是一條窄窄的沙石路,大車進不來,産品運不出,他們只能將産品拆成小件,用小車一車車運到寬闊的馬路邊,再組裝起來,裝到大車上。後來沙石路變成了4.5米的水泥路,大車可以直接開到工廠裏,運輸成本一下降低了四分之一,年節約運輸費用30萬元。2014年,4.5米的水泥路又拓寬到6米,兩輛大車都可以輕鬆會車。道路寬敞了,環境整潔了,客商紛至遝來投資創業。目前該村生産熱交換器的規模以上企業就有8家,極大地解決了農村富餘勞力的就業問題,農民收入和村營收入都有了極大的提高。
鄧加忠説,交通提升打破了發展瓶頸,海安高新區海北村、夏岔村、擁徐村等村裏的土地成了規模種植老闆眼裏的“香餑餑”。孫莊的百歲農莊、隆政的旅遊觀光、胡集的葡萄園紫桃園等種養加旅遊基地,通過公路串點成片、連片成帶,引得自駕遊、上海團隊遊客等紛至遝來。智慧溫室特種水果、黃金優質大米、萬頭規模羊場等高效農業,農村電商、益農信息社和農業加工點、物流點等猶如雨後春筍般生機勃勃,農産品進城、工業品進村,人氣、財氣兼聚,群眾嘗到了“資源路、産業路、旅遊路、致富路”的甜頭,老百姓的獲得感實實在在。
海安李堡光明蔬菜批發市場的負責人屈榮兵做了30多年的農民經紀人。談到道路的改善,他喜笑顏開,他目前主要經營土豆、絲瓜、毛豆等品種,每天銷售量超過20000斤。他説,過去路窄,大車進不來,蔬菜運不出,農民種的蔬菜賣不出價錢。道路拓寬以後,20噸的大車都能開到田間地頭,農民早晨採摘,上午裝車,新鮮的蔬菜下午就能送到上海、蘇州等批發市場。既賣了好價錢,還節約了運輸費用和時間成本。
海安公路管理站站長助理江勇勇説,截至2017年底,海安建成農村公路達2265.248公里,公路沿線新增各類企業3600多家,海安210個行政村全部通達客運班車,26萬農村勞動力沿著便利的公路到工廠上班,每天在農村公路通行的車輛外運農産品超萬噸。2017年底海安高分通過“四好農村路”全省示範縣驗收。
江勇勇表示, 在今後的工作中,海安將不斷鞏固創建成果,健全完善建、管、護、運營機制,不斷提高創建品質,持之以恒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打造海安農村公路品牌、實現示範引領,為建成高水準小康社會、實現“強富美高”新海安發揮紐帶作用。(文 馬國福 任德國 編輯 陸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