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鹽城申遺,彰顯“獨一無二”
目前,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申報世界自然遺産已經順利通過了世界遺産中心完整性審核,轉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對遺産價值進行全面評估。那麼,鹽城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産提名地包括哪些範圍,遺産價值體現在哪?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位於備受國際保護界關注的黃海生態區。黃海(含渤海灣)海岸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連續分佈泥質灘塗海岸,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區域。據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鳥類保護夥伴委員會對該遷徙路線上1030個保護區及候鳥棲息地的重要性評估結果顯示,鹽城境內的黃海濱海濕地位列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系列重要候鳥棲息地之首,適宜作為系列申報的第一期項目。
中國江蘇網記者從鹽城市申遺辦了解到,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是一個系列世界遺産申報項目,包括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四省。一期申報提名地包括兩處,包含江蘇省境內的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段實驗區、東沙實驗區(YS-1),和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段(YS-2)兩片提名地。一期提名地和緩衝區面積超過22萬公頃,其中遺産提名地為禁止建設區域,範圍涵蓋最外側新海堤以東灘塗、東沙以及東沙與陸地之間的海域;其他區域為遺産地緩衝區。
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自然遺産項目,必須符合四項標準的一項或幾項,鹽城最終向世界遺産中心提交了兩條標準。“鹽城兩處提名地能夠支撐‘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的突出普遍價值。”市申遺辦主任吳其江強調,符合項有多少並不是申報自然遺産的關鍵,關鍵是其獨特性及唯一性。
“鹽城同時具備森林、海洋、濕地三大生態系統,其輻射沙脊群和潮間帶濕地都是獨一無二的。同時,鹽城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護得非常好,這片地區在全球具有突出普遍價值,有足夠的生態價值與科學依據被提名為世界自然遺産。”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雷光春説。
雷光春在闡釋鹽城黃海濕地遺産價值時,強調了兩條標準:鹽城黃海濕地是具有普遍突出價值的生物學、生態學過程典範代表,包含陸地、淡水和海岸帶及海洋生態系統動植物群落演替;擁有生物多樣性原地保護最重要的自然生境,包括在科學上和保護上具有普遍突出價值的瀕危物種。
“每年有20萬到30萬隻越冬候鳥在鹽城棲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還有300多萬隻遷徙停歇的鸻鷸類候鳥,其中32種鳥類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皮書。”雷光春説,系列申報一期提名地是丹頂鶴、勺嘴鷸、小青腳鷸等受脅物種至關重要的棲息地,珍禽保護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與生物圈保護區”,麋鹿保護區成為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典範。
申遺小知識
提名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自然遺産項目,必須符合下列四項中的一項或幾項標準:
1、絕妙的自然現象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區;
2、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包括生命記載和地貌演變中的地質過程或顯著的地質或地貌特徵;
3、突出代表了陸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統及動植物群落演變、發展的生態和生理過程;
4、是生物多樣性原地保護的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包括從科學和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