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蒜收穫時節,跌到谷底的收購價讓蒜農們難以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在徐州,每500克新蒜收購價從去年的2元直線跌落到0.5元,連成本都不能收回。菜貴傷民,菜賤則傷農,類似的農産品價格劇烈波動、大起大落,損害著消費者和生産者的利益,成為阻礙農業健康發展的“週期病”。在農産品市場,無論是供需失衡帶來的滯銷跌價還是資本炒作造成的價格虛高,都背離人民的需求和市場的期待。
農産品價格週期性波動,背後是供需嚴重失衡,而失衡的根本原因是農業産業化、規模化不足。傳統的分散生産模式下,農民對市場信息了解滯後,種什麼、種多少,往往具有自發性和盲目性。這種信息不對稱,給遊資介入留下空間,從而打亂市場正常週期。“病因”明確,解決方法隨之明朗——提高農業生産組織化程度。現實條件下,傳統種植養殖業仍將長期存在,其間蘊含巨大的轉型升級空間,急需通過升級農業服務幫助農戶提高價格波動“抗性”。
説到升級農業服務,利用大數據輔助種植決策、適度調控規避盲目跟風一度成為熱點話題。然而以種植大蒜為例,去年大蒜價格高,冷藏入庫量也創下歷年之最,增長率超過30%。面對“牛市”,如此明顯的供應超量並未成為各地蒜農的種植決策依據,足以證明大數據預警在利潤誘惑面前作用難以彰顯。
發展訂單農業,是值得積極探索的現代農業新模式。用契約破解“種什麼”“怎麼銷”兩大難題,先接訂單再安排生産,讓龍頭企業和經銷商的信息優勢成為農民種植的決策依據,提前找好買家,才能有效避免盲目生産。專業化種植也有助於農民提升農業生産、經營、管理技能;通過農超對接、農企對接和農校對接,減少中間流通環節,讓新鮮地頭菜直接出現在市民餐桌,也有助於穩定農産品價格。
“互聯網+”農業,則是以終端需求確定生産的另一種模式。利用網絡解決農産品市場區域分割問題,還可以此實現産銷對接、量化指導農業生産。對於保鮮要求較高的農産品種植來説,通過互聯網提高農業生産的效率,是順應農業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此外,推出農産品價格保險、完善農業期貨市場等,都有助於熨平農業生産週期、平抑農産品價格波動。江蘇食品工業發達,物流、冷鏈體系完善,發展訂單農業、“互聯網+”農業有良好基礎。相關涉農部門不妨動動腦筋,指導幫扶各地發展新型農業形態,以此逐步破解農民“增産不增收”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