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良好政策環境提供“沃土” 123家新型研發機構已孵化238家企業
6月26日下午,南京首屆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發展峰會之新型研發機構融合發展推介會舉行,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通信與網絡、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五個産業分專場推介,30多個新型研發機構參與推介。據悉,截至2018年5月,南京市新簽約123家新型研發機構,共孵化引進238家企業。
在通信與網絡融合發展推介專場,中科院南京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研發中心副主任金聖峣在分享新型研發機構工作經驗時説,要發揮好新型研發機構的作用,主要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團隊建設,一定要找到行業領域的最頂尖的複合型産業技術創新人才,這樣的人既懂技術又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其次是搭建好服務平臺,例如通信行業的技術研發過程需要用到很多昂貴的儀器設備和複雜的實驗環境,一般的研發團隊和中小企業難以負擔得起,如果新型研發機構能夠這樣的技術服務平臺,即可以通過平臺幫助相關創新團隊降低研發成本,還可以加速産業集聚。第三需要良好的創新氛圍和政策環境,南京非常重視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在人才和資金等多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創建了非常好的創新環境。中科院南京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研發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來,已孵化9家企業。
據悉,由劉韻潔院士領銜的未來網絡研究院,通過與中科院計算所、北京郵電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等合作共建,主要研發方向為定制網絡體系架構(SCN)。目前已孵化和引進企業56家,研發和産業化總人數1200多人,8家企業獲得資本市場各類融資約2.5億元,孵化的企業易米雲通入選南京市第一批“關注獨角獸名單”。
在新材料領域,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膜科學技術研究院依託南京工業大學在膜材料領域的技術及人才優勢,研究開發面向環保、醫藥、化工、農業、食品、凈水等行業的膜材料與技術研製、改性和應用,孵化引進項目達22個。
在人工智能專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部主任孫明俊從全球視野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案例。“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呈爆髮式增長。”孫明俊在演講中説,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接近1500家,佔全球總量的22%,但我國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人工智能産業鏈的發展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人才。
活動現場,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南京鼎盛石墨烯研究院、南京智慧計算研究院等7個研究院進行創新成果技術路演,並在會後進行洽談。據悉,南京市目前已有18個人工智能産業新型研發機構落地。
新型研發機構科技成果孵化的“老母雞”作用得到發揮。截至2018年5月,123家簽約新型研發機構中,73家個機構孵化、引進了238家企業。
同時,隨著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步伐的加快,其支撐産業創新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一些研發機構已在所屬行業領域取得重大技術創新突破。落戶江寧開發區的江蘇MEMS智慧感測器研究院短短100天組建了一支36人的科研運營團隊,並通過與德國國家微系統感測器研究院的合作,填補了國際上MEMS單晶矽感測器的空白,直接打通了園區連接世界科技前沿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