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幼兒教育不能“小學化”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將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幼兒園“小學化”是個綜合性問題,“症狀”雖在幼兒園,“病灶”卻與小學招生入學和起始年級教學的冒進有關,所以板子只打一邊不行,幼兒園、小學都得管,才可能解決問題。把教育部此次通知涉及的整治工作分開來看,前四項都是針對幼兒園“小學化”的,後一項是針對小學門檻的,在治理思路上,比以往辦法更接近於“全鏈條”,也就更加值得期待。
這些年,靠著家長們教育投入的比拼,教出一個個“3歲會寫N多字”“4歲會背N首詩”的孩子,把反常變成了正常。不少小學招生時以超前知識和技能去判斷孩子的家庭和自身條件;如此篩選,又倒逼家長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幼兒園的“小學化”應運而生。
很多家長也是不得已為之。畢竟,被動的“超前性”難以延續,又因多少違背了生理和心理成長的規律,難言有益於孩子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此次教育部出手,準備把小學的入學門檻一律抹平,家長就不必再去勞心費力地“請”這些“敲門磚”,實在是個福音。
不過,當小學一概零起點教學,幼兒園一概守住“學齡前”的本份,並不意味著幼兒教育更容易了。對於幼兒園來説,延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超前教育”環境、節奏和方式要變,幼教能力要提升;對於家長而言,把孩子送去“幼小銜接”之類的學習班其實很簡單,只要花錢都能辦到,以後就不行了,得自己用心動腦,學習先進的啟蒙教育理念和方法,研究幼兒成長的規律,真正花費時間和精力,靠身體力行而不是花錢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幼兒教育無疑非常重要,俗話説“三歲看到老”,“三歲”時看的可不是孩子掌握了多少超前知識和技能,而是看孩子的心性、習慣、能力等等的培養。不少孩子剛上小學時成績不錯,可是越往後越吃力,往往就是因為沒能及早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或身體素質不佳,或意志力薄弱,或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漸漸地後勁不足。在幼兒教育和學習中,可以量化的知識、技能是容易的,難的是培養不可量化的心性、習慣和能力。當幼兒教育從“小學化”回歸正常,對幼兒園和家長的要求顯然更高了。
教育部在通知中對幼兒園“去小學化”提供了具體指導,包括調整幼兒園活動區域設置,豐富遊戲資源,開展幼教崗位適應性規範培訓等。與之相應,家庭教育也需要“去小學化”,家長也得進行一番自我學習甚至自我革命,具體情況固然因人而異,但免不了包括克服類似“瘋狂報班”的衝動,包括尊重兒童成長的科學規律,了解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材施教,靜待花開,不為虛榮、攀比而揠苗助長,以免孩子受到看不見的傷害。這肯定不容易,但這樣培養出來的優秀孩子有更大概率是真優秀,能迎風雨、自行帆,他們的優秀不需要用“小時候會寫N多字會背N首詩”去作“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