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7月18日,江蘇省泰州興化市戴南鎮姜何村何姚自然村的巷頭上,七八位老人們正在觀看剛剛建成的文化墻。
老人們在觀看文化墻 袁開健 攝
年逾七旬的老黨員趙榮明邊看邊説:“你別説,這老巷子這麼一打扮,確實漂亮多了。”趙成山還“考”起了旁邊的人:“你知道這畫上寫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字出自哪嗎?分別是什麼意思?”大夥兒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倒也將這個出自《論語•學而》中的人生八德,答了個大概。
位於戴南鎮西部的姜何村由原何姚和姜圩村合併而成。2017年初,鎮村幹部開展大走訪、大落實活動時,老百姓反映每當下大雨時,村里巷子裏“能養魚”,有的地段違章建築佔據了大半個巷道,村“兩委會”在落實整改措施時,決定對所有的老巷子進行改造,開挖下水道,澆築水泥路面。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村裏的3500米老巷道全部整修一新,墻上全部刷上了白藍相間的塗料,水泥路通到95%以上的農戶家門口。
文化墻一瞥 袁開健 攝
村黨總支書記范建偉在黨員幹部大會上提出,要把這些空白的墻壁打造成村裏的文化墻,成為農村精神文明的宣傳陣地。目前,在村裏的中心地段,一條近1000米長的文化墻已經建成,有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村民行為規範、村民守則、家風家規家訓、名人名訓等宣傳內容,成為這個古老村落的一道風景。
負責文化墻工程的村委會副主任楊喜表示,文化墻對於陶冶村民情操、規範言行舉止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經常有一些村民們把孩子帶到文化墻前,講做人的準則、孝道的故事,成為老百姓的“大課堂” 。
村黨總支書記范建偉説:“文化墻是一種形式,但如何用系統文化全面提升村民的素養,是我們基層幹部一項重要的任務。村裏有個戲臺子,已有21年不唱戲了。清明節前,我們把它修修好,請戲班子來唱唱戲,讓清明回鄉祭掃的在外經商能人,和鄉親們一起看戲,同時也讓他們為村裏的建設出把力。”
黨員們在文化活動中心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袁開健 攝
在姜何村姜圩自然村,有一個912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動中心。春節、“三八”婦女節、“七一”黨的生日,村裏都組織文藝演出活動。村委會主任徐雲峰介紹,這裡原來是一個學校,因教育結構調整空了下來。有人曾建議租給人家辦廠,村裏可以收點租金,但村“兩委會”認為,偌大的姜何村不能沒有一個文化活動的陣地。於是,村裏投資80萬元,裝修了成一個全鎮村級最大的文化陣地,同時引導文藝愛好者們組織了文藝小分隊、舞蹈隊,把身邊的新人新事編成節目演出。
村黨總支副書記沈馳表示,村民廣場上休閒涼亭已經在做施工前的準備,100多米長的村夾溝河正在進行清淤駁岸,村口的綠化帶已經完成規劃設計,姜何村正在進一步改善村落環境,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文 袁開建 編輯 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