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水造綠 水晶村重放光彩
南京日報  2018-08-02 15:05:48

 原標題:溧水新橋河改道,山窯老街繁華褪去——治水造綠,水晶村重放光彩

  盛夏午後,南京溧水區晶橋鎮水晶村水晶山窯老街安靜祥和,45歲的村民劉芝陪年近90歲的嬸娘在老屋裏打花牌,86歲的理髮匠周大扣仔細地給另一位86歲老人理髮,老式木質理髮椅已很少見到,經修繕後的老街,乾淨整潔。

  據記載,連通石臼湖和秦淮河的新橋河改道前流經水晶村,因河面開闊,港灣較深,貨運繁忙,水晶村因水而興。在村子北面的丘陵山崗上,建有好幾家窯廠,磚瓦銷路廣,故稱水晶山窯。水晶村村委會主任任根林介紹,老街就是以前的“水晶山窯市”,是沿河物資集散中心,也是當時的行政管理中心,盛極一時。

  上世紀70年代新橋河改道後,水晶山窯碼頭的繁華漸漸褪去,但勤勞的水晶村村民尋找到新出路。上世紀80年代,村民將秸稈收起來,編成草繩賣。一盤12斤大拇指粗的繩子,能賣18元。58歲的村民朱斌和老伴用空閒時間編草繩,一年能用掉約50畝稻田的秸稈,不僅緩解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問題,還能帶來不菲的收入。2011年,水晶村組建了農民草繩加工協會,成為南京市首批農民創業基地,目前編織戶已達到300多戶。

  背靠青山,苗木種植是村裏另一特色産業。43歲的徐孝彬是村裏最早一批苗木種植戶,苗木面積近千畝,承包下整個山背,年收入逾百萬元。幾年前,他投資300多萬元引進10萬株“百日紅”美國紫薇,並通過自主學習,培育出適合本地氣候的品種,將價格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很快成為明星産品,訂單不斷。

  在徐孝彬的帶動下,很多村民也開始種植苗木。2012年,在村委會黨總支的引導下,徐孝彬組建溧水金晶苗木合作社,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全村種植規模達1500畝,每畝年收入超過5000元。

  同時,在西面富財圩區,因水而興的水晶村也找到新的“致富密碼”——螃蟹養殖。富財圩水域面積約1萬畝,水系直通石臼湖,水質優良,村上加強水源保護和治理,嚴格杜絕污染下塘,村民也自發每天守在蟹塘關注水質情況,不敢有半點疏忽。2017年,水晶村螃蟹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2018年3月,“富財圩螃蟹”又獲國家商標局頒發“地理標誌商標註冊證”。

  綠水青山是水晶村的自然根底,治水造綠是村民致富圓夢的源泉。任根林説,下一步他們將抓住溧水全域旅遊建設、晶橋建設美麗經濟示範區契機,挖掘人文歷史,恢復老街繁華,打造蟹坊、蟹文化館等體驗區,發展鄉村旅遊。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