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如東縣續寫農村普法新篇章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15 15:35:42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朱遠明 通訊員 張建華):2008年,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司法局針對農村普法“三難”問題:農村多數青壯年外出打工或臨時經商,普法對象難集中;農村生産勞動的季節性比較強,普法時間難安排;農民特別是留守農民文化水準普遍較低,普法內容難理解),結合本地實際推出“四小”:“小紅本”“小喇叭”“小顧問”“小演出”,做出農村普法大文章。2018年,“四小”已提檔升級,在農村普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小紅本”落戶媒體,滿足農民學法需求

  “前幾年,司法局發的‘小紅本’真不錯,上面有工傷認定、司法鑒定、土地流轉等法律常識,通俗易懂,便於老百姓掌握。”8月6日,南通雙甸鎮鎮東村馮大爺説。

  “小紅本”是南通如東縣司法局編印的涉及村務公開、土地管理、婚姻家庭等熱點問題的農民學法小冊子。先後5次修改加印,已有15萬冊免費發給廣大農戶。

  2015年起,南通如東縣司法局將學法“小紅本”的內容投放到如東生活網、如東廣播電臺、如東12348公眾微信號等媒體,並安排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人員及時解答群眾的提問,進一步滿足了農民的學法需求。2018年,共接收在線諮詢1450件,群眾與法律服務人員在線互動記錄3260余條,內容涉及老人贍養、民間借貸、工傷認定等,放大了普法宣傳的效果。

  “小喇叭”在線普法,群眾都能聽得懂

  2008年開始,如東縣、鎮、村三級聯動,利用廣播電視“雙入戶”率達90%以上的優勢,在全縣範圍內創辦“農村法制廣播學校”(俗稱“小喇叭”)。如今,已開辦10年,普及法律法規50余部,惠及群眾60余萬人。

  2018年來,如東縣司法局與該縣文廣傳媒中心聯合,在原有每週三“農民學法小課堂”的基礎上,新開播了每週一檔“普法在線”欄目,由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人員走進直播間,普及法律知識,解答群眾的疑問,深受群眾特別是老年人的歡迎。南通岔河鎮南橋村趙大媽説:“聽廣播講法,成了我們老年人的習慣,聽得懂,想得明白。”

  “小顧問”精準普法,及時回應群眾訴求

  “朋友借我3萬塊錢,沒打借條,不還怎麼辦,我家兄弟兩個,父親過世,母親的戶口應該靠誰。”在如東縣民生微信群,每當遇到類似的諮詢,法律顧問都及時給予解答。2018年,如東縣在一村一法律顧問的基礎上,在全縣242個村(社區)建立了法律顧問便民服務微信群,及時解答群眾法律問題,實時發佈法律服務活動資訊,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法治宣傳等便利化服務近5萬餘次,讓群眾有理不吃虧。

  早在2008年,如東縣司法局專門發文,要求全縣基層法律工作者以包村定村的形式,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並對“小顧問”到村(社區)開展法律服務的時間、內容作了明確規定,在2018年底組織考核。近百名“小顧問”活躍在村(社區),開展法治宣傳,化解矛盾糾紛等服務,在“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東縣48.76%的村(社區)被省以上命名為“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小演出”形成常態,傳播法治好聲音

   十年前,在如東縣農村活躍著以如東縣兵房鎮毛竹橋村文藝宣傳隊、豐利鎮“夕陽紅”晨練隊為代表的30多支小型業餘法制文藝演出隊,以及10多個小型民間文藝演出團體。晨練隊貼近農村農民生活,編排法制內容的小節目,使鄉親們在娛樂中學習到相關的法律知識。

  近幾年,如東縣培育了以如東曹埠鎮“趙家劇院”、新店鎮“祝套村法治文藝宣傳隊”為代表的11支法治宣傳教育社會組織,社會組織每年開展法治文藝演出240余場次,宣傳與農民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保護、土地流轉等法律法規,讓人民群眾在歡聲笑語中感受法治的熏陶,助推鄉村振興。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