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蘇劇《國鼎魂》在北京演繹“蘇州故事”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16 16:45:07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8月15日晚上,由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創排的大型蘇劇現代戲《國鼎魂》在北京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上演。作為江蘇省唯一一台入選2018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的大戲,《國鼎魂》為北京觀眾演繹了精彩的“蘇州故事”。

(供稿 文體列表 CHINANEWS帶圖列表 移動版)蘇劇《國鼎魂》在北京演繹“蘇州故事”

演齣劇照 倪黎祥 攝

  2018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由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主辦,匯集了來自全國29個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和港澳地區的40台劇(節)目,涵蓋婺劇、遼劇、粵劇、白劇、彝劇、蒙古劇等47個劇種。由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創排演出的蘇劇《國鼎魂》,作為本次會演的閉幕式劇目呈現給觀眾。此前,該劇已于8月14日晚在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上演。

  蘇劇發源於蘇州,被稱為“灘簧之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崑曲、評彈並稱為蘇州藝壇“三朵花”。

(供稿 文體列表 CHINANEWS帶圖列表 移動版)蘇劇《國鼎魂》在北京演繹“蘇州故事”

演齣劇照 倪黎祥 攝

  《國鼎魂》是蘇劇傳習保護中心成立後的第一台戲。該劇根據發生在蘇州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蘇州潘氏一族保護並捐贈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該劇呈現的時間跨度長達80多年,以潘氏一族保鼎、護鼎、捐鼎為主要素材,將中華民族護衛國家千年文脈之群體精神,集中于劇中女主角潘達于一身,展現華夏子孫對文化築國的堅定信仰,譜寫了一曲為國護寶、九死不悔的“時代正氣歌”。

(供稿 文體列表 CHINANEWS帶圖列表 移動版)蘇劇《國鼎魂》在北京演繹“蘇州故事”

演齣劇照 倪黎祥 攝

  演出過程中,觀眾們屏息凝神,被潘達于守鼎、護鼎的動人故事牽動著,時而為劇中人的坎坷經歷感慨嘆息,時而為潘達于的不屈氣節鼓掌叫好,情隨劇而動,心為劇而牽。

  國家一級演員、“二度梅”獲得者、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主任王芳在劇中飾演青年、中年、老年三個時期的潘達于,充分展現了潘達于護鼎一生的心路歷程和人物風采。王芳表示,蘇劇的主色調是溫和舒緩的,沒有高亢嘹亮的慷慨悲歌,也沒有陰鬱沉重的哀哀低鳴,一切的喜怒哀樂都含而不放,而蘇州人亦是如此。資料照片中,潘達于永遠是笑瞇瞇的,但內心卻是無比堅強。“蘇劇現代戲《國鼎魂》在舞臺上呈現的時間跨度是80年,而我演了這其中的60年。年齡上的跨度滿足了我作為演員想面對的一種挑戰。”王芳説。

(供稿 文體列表 CHINANEWS帶圖列表 移動版)蘇劇《國鼎魂》在北京演繹“蘇州故事”

演齣劇照 倪黎祥 攝

  演出結束後,全體演員上臺致謝,現場響起了綿延不絕的熱烈掌聲和叫好聲。“我昨天是第一次看《國鼎魂》,也是第一次看蘇劇,深深地被它打動。今天特意趕來再看一次,這部戲真是演得太好了!”北京市民劉文彥表示,平時劉文彥酷愛戲劇,觀看《國鼎魂》讓劉文彥又一次體驗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

  自2016年下半年啟動策劃以來,《國鼎魂》通過不間斷的排練、演出打磨,經過專家多次座談和修改,劇本五易其稿,最終成形。

  自2017年9月該戲試演以來,已演出20余場,得到了觀眾、專家、各界人士的肯定,重塑了蘇劇的舞臺形象,喚起了人們對蘇劇藝術和傳統藝術的憧憬、嚮往。

  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黨支部書記陳祺皞介紹,以蘇州的演員演蘇州劇種,講好中國故事,既是對傳統藝術的堅守與傳承,也對蘇劇的劇種建設及其當代轉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蘇劇是由花鼓灘簧與南詞、崑曲合流而成的地方戲曲劇種,源於蘇州流行于蘇南浙北。其前身蘇灘原名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是一種圍坐清唱的傳統曲藝形式。蘇劇在文學、音樂方面都與昆劇有著淵源關係,其表演藝術因得到昆劇的滋養而逐步形成樸實、細膩、注重內心體驗的獨特風格。上世紀90年代文化部曾舉辦過“天下第一團”的匯演,“天下第一團”就是一個劇種只有一個劇團,蘇劇也被列入其中並榮登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表演獎榜首。

  蘇州市文廣新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傑表示,《國鼎魂》所宣揚的不僅是捐寶的無私精神、臨危不懼的民族氣節,更是“國脈文脈相牽,國運文運相連”的民族精神,這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文 姜鋒 編輯 韓小強)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