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刻意“遠離”父母並不是獨立
8月19日,一位準大學生問我:當年你上大學的時候,家人送你了嗎?無獨有偶,當日,人民日報客戶端轉發了一篇河南省教育廳微信公號的文章,題為《家長送新生上大學被拒:請允許父母最後一次把你當孩子》。看來,家長送不送,是不少準大學生十分關心甚至發愁的問題。
家長送還是自己去,對孩子來説,糾結的原因總在“獨立”二字上。那些不想讓家長送的孩子,有的是“想獨立”,有的是怕別人以為自己“不夠獨立”。報到入學,成為正式的大學生,被很多孩子視為一種精神上的成人禮,誠然是“開始學著獨立”的好時機,但應該先理清一個問題:什麼是獨立?
細分開來,獨立可以分為經濟獨立、精神獨立、生活自理的獨立等等。大學生就不談經濟獨立了,一個人背井離鄉赴學校報到,確實能體現至少在生活自理等方面的獨立。但那些家長陪伴報到的新生,除非是讓家長搬行李、排隊、東奔西跑而自己當“甩手掌櫃”的,否則也很難判斷他們就“不夠獨立”。
一些家長與高校少有交集,借著送孩子入學的機會看一看,一邊感受氛圍一邊權當旅遊,是十分自豪而珍貴的體驗;特別是學校離家遠的,家長也想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後在家思念孩子的時候,便有更真實貼切的背景。一些孩子給送學的家長當“導遊”,借互聯網APP的便利運籌帷幄、妥帖安排,讓家長毋須多操心,他們難道不夠獨立?
家長關心孩子不等於就要包辦一切,孩子開始學著獨立,也不等於就要刻意拉開距離。一個準大學生是否初步具備一定的獨立性,不是看他是否有家長陪著報到,更多是看他能否設身處地為家長著想,理解並體諒家長的心願和能力,並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儘量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推給家長。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走上社會之後——有的年輕人以“獨立”為目的刻意遠離父母,卻一有麻煩就向父母求助,還有的人與父母分開住,卻定期把臟衣服拿去給父母洗……距離有了,“獨立”在哪?
説起來,那種以“獨立”為名鼓勵年輕人遠走他鄉的勸導,不但容易偏離“獨立”的本質,有時也會給人帶來遺憾。志在四方固然豪情萬丈,但背井離鄉應當是為人生打拼的代價,而非目的。奮鬥條件好的,可暫從之;如果條件都差不多,何必滯留遠方?
網上最近流傳一張“A4紙”,把人生900個月畫成一個30×30的表格,每過一個月涂一格,可以直觀地看到人生際遇所佔的時間比例。假如父母50歲,與他們一個月見兩次面,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就填不滿一行格子;假如一年見一次,那麼你們能擁有的只有區區一個格子。希望所有與父母只擁有一個格子的子女,是為了崇高的理想和事業而做出如此犧牲,事出不得已,而非無謂的分離。
我告訴那位準大學生,當年家人來送我了,而且來了不少人呢,他們參觀了學校,在周邊玩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