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宿遷泗陽農民集中居住享福利
新華日報  2018-08-21 09:29:02

  原標題:泗陽農民集中居住享“政策紅包” 財政投入20億元 搬遷農戶2.81萬戶

  “住在小區裏,有學校、醫院、超市、工廠,一點不比城裏差,空氣還比城裏好。”8月8日,説起農民集中居住區,宿遷泗陽縣八集鄉六塘村村民單成梅不住地誇讚。

  在泗陽,像單成梅這樣集中居住的農民越來越多。江蘇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推進蘇北地區農村群眾按城鎮化規律集中居住,真正讓農民過上與時代同步的現代城鎮生活。泗陽縣委書記徐勤忠説:泗陽的集中居住之所以受農民歡迎,就在於用新發展理念指導實踐,讓農民切實得到實惠。

  給農民發“政策紅包”,是泗陽農民集中居住得以順利推進的關鍵。説起“政策紅包”,泗陽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偉如數家珍:

  凡本縣常住農戶進縣城區購買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給予1萬元安家補貼;凡通過土地整治拆除農村宅基地上建築物並復墾到位的,給予1萬元搬遷獎勵;凡放棄安置、放棄搬遷獎勵的,縣財政再一次性給予購房總價5%的補貼。凡自願退出宅基地的,宅基地1畝以內的給予1.6萬元補助;農戶《自願退出宅基地協議》簽訂後10日內退出宅基地的,再給予1萬元獎勵。凡在縣城區購買商品住房的農村居民,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和涉農方面的補貼權益不變,還可自主選擇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其子女可進入縣城公辦學校讀書。

  這些“政策紅包”,激發農民集中居住的熱情。裏仁鄉朝陽村村民朱耀林,聽説有政策,主動退出宅基地,不僅得到3.6萬元政策補助,還拿到4.4萬元建築物補償。他高興地説:“這八萬塊錢,剛好夠裝修小區房子。”

  人往哪去,房在哪建,應該保留哪些村莊,又該發展哪些産業,如何才能富裕農民?這些集中居住的關鍵問題,必須通過規劃來解決,最終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泗陽按“鄉村振興”總目標,規劃好“532”人口佈局:到2030年,規劃發展的重點村、特色村建設基本完成;農民通過搬遷,陸續進城入鎮,逐步實現50萬人進城、30萬人入鎮、20萬人留村的人口佈局總目標。

  基於此,泗陽對規劃發展村莊佈局予以優化:4萬人以下鄉鎮按1個鎮區加2個集中居住區佈局;4萬人以上鄉鎮按1個鎮區加3個集中居住區佈局。初步形成63個重點村和25個特色村的規劃格局,每個重點村規劃約3000人,每個特色村規劃約1230人。根據《泗陽縣農民集中居住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實現3年搬遷4萬戶的目標。

  謀定而後動。泗陽一方面加快城鎮建設步伐,為進城入鎮農民提供房源;一方面探索“自建、代建、改建”的分類建設模式,農戶按縣提供的建房圖集,依據保留村莊規劃自拆自建;對於規劃區外的房屋,通過土地整治項目,由村集體代建;對具有保留價值的房屋,採取“局部修復、整體提升”予以改建。

  集中居住,尊重農民意願是關鍵。泗陽依據“政府引導、政策鼓勵、依法自願、循序漸進”的原則,採取“先申請後實施,先付款後搬遷,先安置後拆除”的方法,既規避工作中的矛盾,又兼顧農戶意願和利益。

  近幾年,泗陽投入財政資金20億元,實施以增減掛鉤等項目為主的土地綜合整治“6+1”“53321”“95321”等工程,搬遷農戶2.81萬戶,帶動2.1萬農戶進城入鎮集中居住。

  農民集中居住,不是簡單把農民集中到一起居住,而是要配套“醫教水住行、環購文保收”工程,提高農民生産生活品質,讓他們共享鄉村振興的成果。

  李口鎮八堡村,有16個村民小組,715戶,3452人。這裡“地勢起伏、水系貫通、樹木蔥蘢”,村裏的綜合服務、農家書屋、娛樂活動、健身中心、幼兒園、衛生室、污水處理、水電氣網、公交站點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與八堡村一樣,泗陽88個規劃保留村莊都按照“十位一體”要求,搞好基礎設施配套。

  集中居住後,泗陽新增耕地3萬餘畝,新建高標準農田20萬畝,發展桃果、蔬菜、藥材等30萬畝特色産業,88個規劃村莊新增“三來一加”項目300多個。3萬多農民實現村莊內就業。

編輯:羅毅